第十部 幕府將軍 十三 風已滿樓(第5/7頁)

“或許,”宗薰乘勢道,“將軍是想在讓位之後,再看看對於自己創建的太平,世人究竟怎麽理解。當年賴朝公告誡眾人,絕不可直接接受上皇封賜,必須通過將軍才能領受,這是鐮倉幕府的本錢。可義經卻以為,這是說給眾家臣聽的,他們之間乃是兄弟,便未放在心上。這是宗薰的理解。”

“……”

“然而,這個疏忽,卻十分要命。義經公未經兄長間意而接受了上皇賜封,眾家臣自無法平靜:九郎未服從命令!若兄長因他是胞弟便坐視不管,他們必會逼問:天下可還有公正?作為處理天下大事之人,賴朝公斷不能坐視不管,於是忍痛斥責了義經公。可被斥責一方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兄弟因此失和,兵刀相向。豐臣和德川雖非骨肉兄弟,已故太閣和將軍卻是郎舅,大納言大人正室和夫人又是親姐妹,內府大人和表妹千姬小姐已喜結秦晉之好,這遠比賴朝、又經二公關系更是親密,這才是重點。”宗薰依然熱心解釋,不說服澱夫人似不罷休。

宗薰不是會將別人不幸放在心上之人。有時,他會做個冷靜的旁觀者,可今日他卻與平常不同。為了說服澱夫人,他舉出賴朝公兄弟舊事,但說著說著,才發現此與江戶大坂的關系竟如此相像。他立時感到巨大的不安。為了太平,信長公、秀吉公和家康公等武將費盡心血,不論利休、蕉庵、曾呂利還是宗久,也都為了此願奔波一生。若江戶大坂之間再起戰事,別說秀吉公建造的這個大坂,就是堺港和京城,也可能化為焦土。

“夫人,常人以為,時勢變遷和自家並無關系。可夫人不能這樣,賴朝公兄弟便是很好的例子。豐臣氏自當為眾人楷模,如此,內府大人也定能得到善報。”

“我明白,我明白了!”澱夫人眼裏噙著淚水,“時勢變了……故,秀賴必須率先服從將軍。你就這般說好了。”

“小人不敢。此乃為了天下太平,為了太閣地下的冥福,也是為了內府大人,為了黎民百姓……”

看到澱夫人流淚,宗薰一時不知所措。他這才發現自己的鐵石心腸。

“請夫人見諒。小人乃是因為想到了賴朝公舊事,無法平靜。”

“你說得很好!”澱夫人不再掩飾挖苦之意,“時勢變了,天下之事已經由宮裏全權托付給了將軍。”

“正如夫人所言。”

“要想改變這個事實,就必須發起戰事,戰而勝之?”

“道理上是如此。”

“好,我會將這個理好生向秀賴說明。不僅是秀賴,我也會拜托福島、加藤,以及所有尚與我們有來往的人。告訴他們,時勢變了,若是對豐臣氏還抱有忠義之心,就必率先服從江戶。”

這樣一位通情達理的夫人,為何此前無人將事實真相告訴她?宗薰突然想要指責片桐和小出的疏忽。

“我知道了。將軍在天下公亡故的年紀就要退隱麽?”澱夫人喃喃道。

澱夫人絕非不明事理之人,宗薰想,問題還是她身邊人缺乏見識和誠意。不管怎麽說,這樣罕見的重擔讓一介女流來背負,的確勉強。倘若身邊的親信不指點,不反復提醒,她的動搖自是必然。然而在宗薰看來,這城中如今實在缺乏這種有識之士和有誠意之人,到底誰才能真正明白太閣遺願的深意?

在堺港,宗薰乃是可以公正評價信長公、秀吉公和家康公三代的大志和業績之人。信長公偉略過人,秀吉公才能超群,家康公的治國方略讓宗薰願為之肝腦塗地。但這太平,便是這三位志士造就的嗎?非也。信長擅識人,秀吉善用人,家康則兼二者之長。正因如此,他們各自擁有忠心能幹的家臣,而且從未誤斷過大局。但僅有這些,便能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有一種東西在背後幫扶了他們的大業,萬千世人往往看不到它。不用說,它便是眾生的希望,是百姓的意願。宗薰認為,這種力量單獨看去,雖甚是渺小,可合為一道,便為滔滔大河,可決定天下方向。

此流默默在亂世流淌了一百余年。世人已經漸漸淡忘太平為何物,但在心底,卻處處憧憬盛世,時時探索太平。故,當他們感到有太平之象,即便無人鼓動宣揚,他們也會暗中幫忙。宗薰想讓澱夫人明白此理。

“夫人,宗薰還有一事……請莫怪宗薰多嘴。”

“噢,那就聽聽,你的話讓我平靜了下來。”

“不,此事或許會擾亂夫人心志。小人深切感受到夫人舅父總見公與太閣大人、將軍這三公的奇緣。”

“奇緣?”

“是。若無此三公,天下依然戰亂無休,黎民蒼生還在遭受塗炭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