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第3/3頁)

田承嗣又拿起信,看最後一句話,‘又,今河北重事,保民為上。’這句話從表面上看是李慶安忘記了,添加在最後,但田承嗣知道,以李慶安的身份,他寧可重寫,也不會忘記什麽而添在最後,這明顯是他故意添在最後,是一種暗示,暗示他做什麽?和周元帶的口信是同一個意思。

李慶安在暗示自己什麽呢?

田承嗣目光緊緊盯住沙盤,這是他的頭腦中如電光石火一般,猛地想起一件事,他重重一拍自己腦門,他明白了,五州逃民。

他前幾天接到情報,大約有六萬莫、瀛、深、冀、滄等五州的難民在易州遒縣縣令張巡的帶領下向滄州方向逃亡,本來田承嗣很想打這六萬難民的主意,但他擔心會和史思明的軍隊發生沖突,所以他便忍下了。

原來李慶安是要他救這四州逃亡的難民,所以條件就是懷仙之上,田承嗣有些怦然心動了,李懷仙是被封為縣公,如果自己在他之上,那就是國公了,即使不得國公,也會再加一個開府儀同三司或者少師尚書之類的頭銜。

田承嗣知道,就算他投降,過幾年後,李慶安一樣會將他們慢慢貶下去,但替李慶安保住護民的名聲,這又是另一個功勞了,他後半生的富貴可能就在這一舉。

想到這,他心中也急了起來,他很擔心史思明已經出兵,將這些漢民擄去獻給回紇人了。

“來人!”

他一聲喝令,立刻站出一名傳令兵,“請大帥下令!”

“傳我的命令,第一軍和第二軍立刻準備出發,我要親自北上!”

……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戰爭給了張巡等人一個空子,他們從白洋澱中出來,開始大規模組織民眾逃難,這次逃難耗時兩個月,無數的民眾從膽怯到跟隨,從絕望到希望,從孩童到老人,從一個人到六萬人,浩浩蕩蕩的逃難隊伍終於形成了,來自莫州、瀛州、深州、冀州和滄州的六萬民眾,他們終於意識到留在河北只有思路一條,求生的本能使他們最終戰勝了對故土的眷戀,他們開始出發了,向滄州的大海邊,他們相信朝廷會派船來接他們,他們出發了。

八月中旬,這支浩浩蕩蕩的逃難大軍隊伍終於抵達了清池縣以東的白石鎮,這裏屬於清池縣,也是靠大海最近的一個小鎮,再向前走,便數百裏荒無人煙的灘塗地帶了。

按照約定,逃難大軍沿著浮水東進,接他們的數百艘大船將等候在浮水的入海處,這也是所有人的希望,但他們卻不知道,一支兩萬人史思明軍隊已經殺到了八十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