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河令第三十一章 俠血(第5/6頁)

韓琦舉目望過去,喝道:“是誰在喧嘩?”

任福急急站起,沖出營帳,喧嘩漸平。不多時,任福帶幾兵士入內,押著一人,那人滿臉是血,但難掩猙獰,狄青一見,失聲道:“趙明,怎麽是你?”

被押進來的竟是狄青帶來的手下趙明。

趙明眼角青腫,嘴角破裂,額頭鮮血流淌,赫然就像被人群毆了一頓。他緊咬牙關,眼中已露出怨毒之意。

狄青就要走過去,任福手腕一伸,已摘下背負鐵鐧。本來韓琦設宴,按規矩眾將不得攜帶兵刃,但韓琦迥乎常人,讓眾將不必拘束。任福更是因為功勞顯赫,所負的四刃鐵鐧,從不離身。

鐵鐧徑指狄青,泛著寒冷的光芒,任福冷笑道:“想不到狄都監不把韓大人放在眼中,就連手下亦是不把軍營的兄弟放在眼中。”當初白豹城一役,在範仲淹面前,狄青就搶了任福的風頭,這次抓住狄青的痛腳,任福當然要小題大做。

韓琦恚怒,冷然道:“任福,何事?”

任福道:“啟稟韓大人,狄青的手下趙明在軍營外挑釁鬧事。寨中兵士勸他,他竟大打出手,重傷了一人。末將逼不得已,這才將他擒下。”

韓琦怒極反笑道:“狄青呀,狄青,看來你真的自恃軍功,早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來人呀……將趙明推出去斬了。”

兵士領令上前,狄青急喝:“且慢……”他上前一步,任福蔑視道:“狄青,你若不知輕重,莫怪我手下無情。”

狄青扭頭望向韓琦道:“韓大人,趙明絕非惹是生非之輩,此中必有誤會。還請韓大人讓他解釋。”趙明望了狄青一眼,眼中已露出感激之意,但仍一言不發。

韓琦肅然道:“有桀驁的將領,就有不服法紀的手下,何須多問?來人呀,將趙明推出去。若有攔阻,格殺勿論!”他知狄青不但是範仲淹手下猛將,還和天子有關系,倒不想因為狄青阻擋仕途。但狄青數次忤逆,甚至不把他韓琦放在眼中,若不殺雞給猴看,此事傳到京中,他在群臣中豈不丟盡了顏面?

眾將見韓琦雙眉豎起,臉泛殺機,一時間都是面面相覷。

有兵士才待將趙明拖出去,狄青喝道:“等等。”他霍然竄出,已到了任福的身前。任福早就蓄力,見狀大喝一聲,鐵鐧當頭砸下。

那鐵鐧極重,蕩得帳中風聲大起,那喝聲極威,幾案上的碗筷都被震得簌簌抖動。

眼看那一鐧就要砸在了狄青的頭頂……

尹洙大驚,才待喝止,狄青遽然伸手,只是在任福肘部一托。那鐵鐧倏然轉向,砸在了地面之上。“轟”的大響,竟將地面砸出個大坑來。

橫行刀法,無論馬上步下,均是橫行無忌。狄青這一托,看似隨意,手中若有單刀,早就將任福斬成兩截。

任福手臂震得發麻,不待再攻,狄青手掌輕推,任福腳步踉蹌,已閃到一旁。任福一時間無力抵抗,心中怒急,才待出手,突然想到,“方才狄青若是手中有刀,自己早就命喪當場。”一念及此,才知道狄青百戰百勝,絕非虛言,額頭汗水已流淌下來。

狄青已到趙明的身前。

押住趙明的兵士見狀,駭然而退。狄青已一把抓住趙明的手腕,沉聲道:“趙明,到底何事,你快快說來。”

趙明不等多言,臉色巨變。只見兵士紛紛湧入帳中,圍住二人,長槍森然,肅殺滿帳。

韓琦已緩緩站起,凝聲道:“狄青,你不聽軍令,可是想要造反嗎?”

狄青急於救趙明一命,誠懇道:“趙明有軍功,本是好男兒!還請韓大人查明一切後,再做決斷。”

韓琦冷冷一笑,神色傲慢道:“只有東華門外以狀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兒!”

一語既出,帳中沉凝,狄青臉色蒼白,可雙拳緊握,眼中已燃怒火。

只有東華門外以狀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兒!

這是韓琦所言,亦是宋廷之聲,更是大宋無數文臣的自豪所在。大宋崇文輕武的習氣,在這句話中一覽無遺。

就算你軍功赫赫,就算你千軍橫行,就算你武功蓋世又能如何?只有及第文人,才是真正的好男兒。

這是自恃、自傲、還是自大矜誇?無人品評,但眼下就是如此,你狄青算得了什麽,出身行伍,黥文之輩,如何有狀元及第、行馬簪花的榮耀?

尹洙臉露贊同之色,王珪、武英等人,心中不知何等滋味。就算是任福,也是難免有了訕訕之意。但這是大宋的事實,無人能駁。

韓琦居高臨下,見狄青還握著趙明的手腕,威脅道:“狄青,我最後給你一個機會。莫要包庇手下,不然……你信不信,我就連你一塊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