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假子拒敵(第2/2頁)

本來若劉禪為甘夫人所生,雖然亦不算嫡子,但甘夫人深受劉備寵愛,在無正室的情況下常攝內事,可謂“孺子”(貴妾),按照漢律,嫡子之下即為孺子之子,估計劉封跟他沒得爭;可是如今的劉禪之母並不尊貴,因而跟養子劉封就法理上而言,距離拉得相當近,那麽若按長幼論,劉封同樣有機會當上太子,就看劉備本人如何抉擇罷了。只是劉備始終拖著不肯立嗣,嘴裏說吳皇後年輕,還有可能生育嘛,所生嫡子,合繼大統,其實是想把非自家親骨血的劉封排除在繼承體系之外。

劉封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因此想要建立赫赫武勛,從而在文臣武將之中贏得更多的支持者,他好謀奪太子之位。這回率軍斷後自然要冒相當大的風險,但風險越大,收益也可能越大呀,我要是立此大功,再趁機跟張飛搞好了關系,那老爹還能不認真考慮我嗎?

因此排眾而出,執意請令,說:“父有難而兒不能救者,豈為人乎?”用孝道的大道理給自己此行塗抹正義色彩。劉備無奈之下,只得應允——劉封雖然年輕,但確實能打啊,很難找出比他更靠譜的斷後之將來啦。

蜀軍主力匆匆渡渭,直向褒斜谷口而來,可是前鋒才剛入谷,於禁就率兵趕到了——劉備心說好險,若無宗瑋賫來法孝直之書,我但凡慢得一步,被魏軍堵住谷口,恐怕就要埋骨在這渭水岸邊啦!他本能地忽略了,其實黃權已經勸他退兵好幾回了……臨該打仗,劉備想起黃權來了,即命之以敵於禁,掩護大軍撤退。黃權就問了,說我打退敵軍以後,是直接跟著您返回漢中去啊,還是留在谷口,策應張將軍和令公子啊?劉備回答說:“候益德歸,即可並歸也。”你得策應張飛撤退,至於劉封……我可沒提啊,你瞧著辦。

黃權倚山而陣,於禁所部遠來疲憊,他又並非鬥將,連沖了好幾回都沖不過去,劉備遂得以順利撤出關中。

再說曹操與曹真等會師一處,直取槐裏,到得城下一瞧,只見旌旗招展,卻無人聲。沮授揚鞭指道:“此必空城也,敵已飏矣。”曹操不信,遣呂蒙率軍攻城,果然已不見了蜀軍蹤影——張飛趁著昨晚月昏星暗,早就已經跑遠啦。

曹操乃使曹洪為先導,一路疾追,再至武功。曹洪瞧城上跟槐裏一樣,也是光見旌幟,並無人影,不禁笑道:“沮子輔所料不差,劉備已渡渭而南,欲歸漢中去也,但期於文則能於谷口阻之。”下令進城,稍加歇息,便可銜尾而追,爭取跟於禁前後夾擊,生擒劉備,以消天下之禍!

既然是空城,那也就懶得造雲梯了,直接遣士卒以繩索登城而上,隨即下來啟閂開門,迎接曹洪進入。可是曹洪才剛策馬進入甕城,忽聽城中一陣鼓響,伏兵四起,箭如雨下。曹子廉驚慌而走,但見北有張飛,南有劉封,各率兵馬沿著城墻便左右包抄過來。

曹洪雖勇,終究促起不意,又不知敵軍有多少兵馬,被迫率軍狼狽而逃。張飛、劉封等從後追擊,殺傷甚眾,並且一口氣就趕及了曹軍主力。曹操也壓根兒沒想到會遭逢敵軍,更沒料到曹洪直接就敗下來了,所部還是行軍隊列,又被敗兵一沖,幾乎勒束不住。只好被迫退上渭水岸邊的一處高阜,招呼各軍層層圍繞,以遏敵勢。

但見蜀軍在遠處縱橫來去,囂張至極,將有一個時辰,魏軍才算勉強穩住陣腳,可是士氣已墮,但嚴陣而守,無人敢於出戰。蔣濟也勸曹操,說應當先立營壘,再探查清楚敵軍的數量,劉備是否就在軍中,且整頓一晚,明日再與其決戰不遲。

曹操扶軾而望,但見一將金盔金甲,騎黃驃馬,手挺長槊,身率數十騎在陣前馳騁搦戰,便問左右:“此何人耶?”左右遣人探問,回來稟報說:“乃劉備假子劉封是也。”曹操怒罵道:“賣履小兒,長使假子以拒汝公乎?!”——“汝公”是當時咒罵別人時候的習慣性自稱,相當於後世的“你老子我”。

“若朕黃須兒在,何懼此獠?!”即問左右,為什麽曹彰沒跟我出征啊?左右心說你問誰哪?不是你欽命諸王之國,把曹彰趕回封地上去的嗎?當然啦,嘴裏不敢這麽說,只是問:“陛下欲召任城王來耶?”有那心算好的,還立刻給出了來回時間:“若使急遞往召,快馬趕來,十二三日可至也。”

曹操說好,那就趕緊叫曹彰來,讓劉備瞧瞧我真兒子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