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長坂坡前

劉磐率領一萬多兵馬,離開江陵,北上以拒李典。兩日後逼近當陽,但見荊山巍峨,余脈悠長,道路險狹,旁多沼澤——雖當冬日,尚未凍嚴,亦難行人也。劉磐長年駐守江陵,向東協助黃祖以禦孫氏,向南監視江南四郡,對江陵以北的地形地勢還真不算很熟悉,當即揚鞭問其小校:“此地何名也?”

小校回稟道:“是為當陽長坂。”

有那讀書較多的參謀插話:“當陽長坂,或名當陽坂。古之雲夢較今為廣,北端即在此處,今水雖退,泥沼尚存,不便大軍行進。”

劉磐說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加快速度,趕緊沖到當陽城下去。要是李典未到,幹脆先拿下當陽城,方便防禦;若其已至,我等便背靠荊山下寨,與之周旋。然而話音才落,令未傳下,突然四面鼓響,隨即伏兵四出!

原來李典拋大軍於後,親率三千精銳急進,提前一天就已然進了當陽縣城啦,隨即便用諸葛亮之謀,在長坂設下埋伏,奇襲劉磐。劉磐所部倉促遇敵,不禁亂作一團,兵力雖雄,卻被限制在片片沼澤之間,難以快速展開。李典當先沖陣,直取劉磐,劉磐策馬相迎,戰不三合,一則力氣不及,二則士卒多潰,無奈之下,只得撥轉馬頭,落荒而逃。

等退出七八裏地,收束敗卒,十停裏竟然折了一停還多。劉磐一見士氣蹉跌,恐難再戰,於是下令退回江陵,憑堅而守。可是還沒趕到江陵城下,就有消息傳來,文聘竟然發動兵變,放逐劉琦,改立劉琮為荊州之主了!

噩耗哄傳之下,大軍一夕四散,劉磐身邊只剩下了兩百多人。他本打算繞過江陵,逃去江南,途中卻為小校所殺,將首級獻給了劉琮。

另一路荊州軍由大將王威統領,往赴江南去擋於禁,情況也與此類似。不過兩軍才剛對峙,尚未接觸,後方兵變的消息就傳到了,王威軍散而逃,被曹軍追上,扯下馬來,做了俘虜。

於是李典、諸葛亮便聯袂進入江陵城,拜見劉琮。隨即李典接管了江陵城防,命文聘率軍南渡,去安撫南郡的江南地區,諸葛亮則繼續南下,以招降江南四郡。

至於劉琦究竟跑哪兒去了?竟然無人在意……曹操安居雒陽,一方面繼續召聚人馬,整備糧秣,一方面等待荊州方向的消息,直到李典接到趙儼所獻上的圖籍,立刻再請趙儼快馬送至雒陽,曹操這才撚須大喜:“荊州定矣!”就此放心地離開雒陽,西進關中。

再說江陵易主的消息傳到巫峽,關羽、甘寧盡皆大驚,眾將都打算撤了,但是甘寧堅決不允,說:“吾等奉主公之命,東進以撓曹氏之側,今未接戰即退,是違令也。管他前為曹軍,還是荊州軍,都可順江殺去,以全主命!”

關羽也說:“吾等若退,曹軍乃可專心向西,主公欲取關中,難矣哉!卿等欲退則退,吾與興霸向前,即多斬敵一人,亦為主公分憂也!”

眾將心說這不扯呢嘛,你是主將,甘寧是副將,你們不肯撤兵,我們哪兒敢自己走啊?不要腦袋啦?只得依從。於是關羽調取船只,獎率三軍,便直向秭歸殺來。

當道卻被黃忠攔住。這時候傅巽已然抵達秭歸,宣以劉琮之令,黃忠就問啦:“主公何在?”傅巽笑著答道:“見在江陵城中,下令者即是。”黃忠說我不是問的劉琮,我是問的劉琦:“得非害之乎?”傅巽擺擺手:“是皆為先主血胤,豈忍害之?逐之而已。今趙伯然(趙儼)已奉圖籍北上,荊州復歸於漢,漢升獨欲為劉琦效死,以漢賊之名而終者耶?”

“漢賊”大帽子扣將上來,黃忠肩膀窄,還真不敢扛。他本就是個純粹的武夫,只知道聽命於上級,而沒有自身什麽政治理念和陣營判斷,那麽既然江陵換了主子了,並且同樣是劉表之子,那好吧,我從了便是。

於是傅巽、馬良便輔佐著黃忠,堅固城防,以禦益州軍。關羽一見對方嚴陣以待,知道這仗贏面不大,便叫喚敵將陣前答話。黃忠馳馬而出,關羽一瞧,嘿,認識啊。

想當年曹操攻打荊州,關羽奉劉備之命來援,跟荊州大部分將校都是打過照面的,不過此人向來驕傲,懶得多跟他人交往而已,慣常冷面相對。所以他認識黃忠,但至於黃忠本領如何,何字何鄉,那就徹底地不了解啦。

瞧著這黃忠一張老實面孔,甚至有些木訥,關羽不禁把嘴一撇,大聲喝道:“今奉吾主之命,來援江陵,汝何故陳兵相阻?”黃忠就馬上一抱拳:“關將軍容稟,今江陵易主,以歸朝廷,無須救援,請將軍即返益州,以謝劉使君。”關羽冷笑一聲:“何言朝廷?曹操挾主擅權,實漢賊也!汝今黨從,亦欲為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