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勢已去(第2/2頁)

“今魏公之敵,不在江東,而在蜀中,孫將軍既願降順,盍安撫之,使為朝廷牧守東南一隅?魏公若逼之甚,南人當瀝血而誓,嚴守故土,有死而已,則公雖得江東,傷損必劇。使中原男兒伏屍天南,不得返於故土,豈當國者之仁政耶?設遷延日久,恐益州將發兵以向關中,誠公心腹之患也。望魏公熟思之,毋迫之甚也。”

曹操聞言,不禁瞟了一眼顧雍——顧元嘆自從跟隨入帳以來,便即一言不發,光聽張昭跟那兒白扯了。就表面上看,他這是尊重張昭,身為副使,非必要不應該搶主使的風頭,而事實上……張公您這話真能唬得住曹操嗎?“南人當瀝血而誓,嚴守故土,有死而已”,你在說誰啊?你說的應該是那些淮泗舊臣,正經說起來不算“南人”吧,而吾等南人,有幾個真肯給孫家殉葬的?

曹操早就暗中向“吳四姓”許諾過了:揚州若下,元嘆可為刺史,吳郡或別命守,會稽則陸伯言而可——你顧雍本州人做本州刺史,問題不大,我許了你了;至於吳人而為吳守,這個不大合規矩,我會另外派人,但把會稽郡給你們,陸議居中聯絡,功勞甚大,就讓他當會稽郡守吧。

所以顧雍不說話,曹操把眼神瞟過來,他卻故意把頭一扭,不去瞧對方——張昭聰慧,怕被他瞧破,所以我不能跟您使眼色啊,但我可以故意不使眼色,您應當明白其中的含義。

張子布費盡唇舌,曹操只是不肯讓步。此時太史慈、陳矯等已然順利渡過了長江,在蕪湖、丹陽、秣陵、湖熟等地與孫軍展開激鬥,雖無大勝,亦穩占了上風。消息傳至安邑,是勛手捧文書,不禁久久地沉吟——看起來,孫家大勢已去,除非出現什麽驚天大逆轉——比方說曹操突然遇刺而死——否則恐怕難以回天。即便劉備、呂布在西線攻破了南山和隴關防線,逼近長安,曹操也可以獨自返回相救,卻將滅吳之權授予麾下將領,比方說太史子義……本來嘛,要早知道水軍打得如此順手,他都不必要親自遠征的。

是勛本來應當很欣慰的,自己憑借小蝴蝶翅膀的煽動,引發連鎖效應,終於要把三分鼎足的未來扼殺在搖籃裏啦。即便最終滅不掉呂布和劉備,那也不能算三分,曹家可將主力全都調用到西線,東方得安,新的魏朝就算沒能統一天下,也不必要象原本歷史上那樣,消耗大量資源在戰事上。中原的生產力將能很快恢復,則北虜亦不足為患也。

可是他卻高興不起來——孫吳基業,就此覆沒,孫策之奮戰,已成明日黃花,歷史被扭曲成這樣,究竟是好是壞?對未來會產生如何的影響?他根本就無法預測。而且孫權最終將會是怎樣的結局?

滅袁紹、滅公孫,他從來都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前者本來就無可成事,後者對天下大勢也沒多大影響。但滅孫氏卻不同,孫權一代梟雄,既然無法成功,總該得著個轟轟烈烈的死法吧,比方說來一場流芳千古的大戰,讓他可以拼到最後一刻……然而大勢所趨,大戰估計不會再有啦,吳會等地將悄無聲息地歸從於王化。孫權若不戰死沙場,不管是俯首而降,還是吳縣城破後先手刃妻兒再自剄甚至自焚啥的,都難免使人心生悲愴。真正的悲劇,不是使觀眾涕淚滂沱,而是使觀眾長久地黯然神傷——英雄不待遲暮即敗,便是這類悲劇。

倘若並非穿越而來,不知道原本歷史的走向,估計不會這般傷春悲秋吧?是勛過後想想,也覺得自家的感嘆太過無稽。事難兩全者也,又想曹操統一天下,又想孫權、劉備得好死,世間安得如此“雙全法”?

不過……他思路一展開,突然間想到了一條妙計,於是寫下一封書信,派人快馬傳給曹操。信中重點,其實只有學自後世奸佞的八個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書信才剛傳遞出去,突然門上來報,說世子相召。是勛一開始也沒多想,整頓衣冠便前往曹昂府上,可是隨即曹昂遞過來一封信,他展開一瞧,卻不禁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