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光祿新丞

在原本的歷史上,建安十八年五月,漢獻帝使禦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命曹操為魏公,都於鄴,以冀州之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作為魏國的領地。

好嘛,這一魏公,等於十個諸侯王。

冀州本為大州,中國播亂之際,士人紛紛逃離畿內,四外遷徙,冀州算是距離比較近,土地又廣袤,很容易就膨脹起來的好地方。袁紹據之,乃能一度雄於天下,曹操得之,就此寶愛得不得了,死死抓著冀州牧這個頭銜不肯撒手。你說他都做到丞相了,還兼冀州牧,象話嗎?

可是不象話的事兒還多了去了。建安十七年,曹操把河內三縣、東郡四縣、钜鹿三縣、廣平一縣、趙國三縣,一共十四個縣,全都給劃入了魏郡,就此把魏郡造成空前絕後的全國第一大郡。為啥這麽幹呢?因為他冀州牧的治所鄴城,就在魏郡之內……然後到了第二年年初,下詔重新劃分各州,恢復傳說中的禹貢九州。名義上是為了復古,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擴大冀州的範圍——因為古九州是沒有並州的,並在冀內。

明代張燧就說:“三桓諷魯作三軍,合《周禮》矣,其志乃欲卑公室而奪之權。曹操諷漢復九州,合《禹貢》矣,其志乃欲廣冀州而益其地。凡奸人欲濟其邪謀者,未嘗不引經術也,況鬼蜮如操耶!”

於是等到建立魏國,直接割了新冀州的一半兒土地給曹操,郡數湊了個整十,比老冀州還多一個……這事兒想想挺可笑,曹操你已經貴為丞相了,所謂的漢土,其實跟你自家領地也沒啥區別,幹嘛只當魏郡、冀州是你親生兒子,別處都是後娘養的?

而且由此還產生了一個軍事、政治上的極大問題,那就是曹操把大本營放在了冀州,從此中央軍區不設在靠近中原腹地的許都,卻設在黃河以北的鄴城。曹操的當面大敵,一是江東孫權,二是西蜀劉備,本來就相對偏遠,這麽一來,距離曹家腹心之地那就更加十萬八千裏啦。逢有戰事,都得忙著從鄴城現調機動兵力,還沒走到地方呢,黃花菜就都涼了。

曹操多次征討孫權不克,乃至夏侯淵戰死漢中,關羽一度威脅中原,就都是這一錯誤的戰略部署所造成的惡果!

所以是勛今天就跟荀攸提出來,說新公國的地址,必須放在中原腹地,如此才能方便輻射四方,征討不庭——河北是斷然不能去的。其次,盡量別給新國太多的郡,乃可嘗試將“毀謗”之聲壓至最低。

在這條時間線上,是勛認為只要有了荀氏的支持,自己的想法便很有可能實現。首先,因為建國時間的提前,曹操還沒有老到太關注虛名而忽視實務;其次,本時空中的曹操因為舊有的根基較穩,打袁家還算順手,所以沒太過寶愛冀州,冀州牧的職位早就交出去了;第三,最重要的一點,既然已經分了州,那短期內也不好再恢復什麽“禹貢九州”之類不靠譜的玩意兒啦。

封國而連郡,就已經打破傳統了,再欲跨州,估計連曹操自己都抹不下這個臉去求來——若非如此,在原本歷史上他也不必要特意恢復所謂的“禹貢九州”了。如今除了偏遠的涼州和交州,別州皆已拆分為二,甚至分而為三(荊、益、揚),每個州最多六郡,想努出十個郡來,簡直天方夜譚——是勛估計這就是新公國領域的上限了。

在此種前提下,利用荀氏的影響力,再盡量加以壓縮,乃可將曹操可能遭遇到的“毀謗”限制在最小範圍內。

當下即將自己的想法合盤向荀攸托出,荀公達面露敬佩之色,誠心一揖:“宏輔真國家棟梁也,愚等不及。”是勛說你也別急著誇我,我跟你們的理念本有區隔,距離荀令君那就更加遙遠,只是在這件事上,咱們還有合作的余地,不妨暫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啊不,共同爭取把董昭這件壞事給辦成好事吧。

送走荀攸以後,是勛喚從人打水過來,洗了一把臉,盡量使自己的心緒平和下來,嘗試把這件事拋諸腦後——反正他是不方便開口說話的,還得荀氏去跟董昭頂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自己把荀氏給當了搶使,想到這裏,不禁有些小小的得意……年節倏忽而過,是勛終於正式就任光祿勛,開始了他初次的“中央大部委”領導工作。不過他對這一工作並無興趣,也無經驗,再加上對個人的實務能力缺乏自信,因此特意向曹操請求,你得給我派個能幹的“丞”來,以為輔弼。光祿勛的職權範圍很廣,工作繁劇,屬官也相當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光祿丞,比千石——是勛心說若有個能幹的光祿丞,我就把他當朔州時代的司馬懿,或者幽州時代的諸葛兄弟來用,庶務一以委之,自己只抓大局,可以空出大把的時間來繼續搞經學研究,和考慮官制改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