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善戰無功

漢代讀書人家族意識非常濃厚,這一方面是受儒家孝悌思想的影響,另方面也是莊園型經濟模式的必然產物。所以照道理說,是勛身為侍中,居中二千石高位(侍中舊為比二千石,漢魏之際品秩有所上升),是家門中皆可因之而仕,更可顯貴。

只是是儀關照過了:“汝等可因宏輔而仕,卻不可因宏輔進位。當各憑己力,恃他力者,必無結果也。”所以是勛也就推薦了是紆、是峻兩兄弟在曹家為吏,具體做啥,升官還是貶官,他就不去理啦。

說起來,這還是第一位是家兄弟第一次跑過來說,哥哥我來走你的門路來啦。

是勛把是峻扯入內室,問他跟我媳婦兒見過了嗎?是峻答道:“自已拜見過七嫂。”是勛說那好,咱們直接坐下來說話。

是勛明白是峻的意思,對方三年縣長,行將任滿,或者留任,或者調職,是升是降,還是原地踏步,目前是最關鍵的時候,所以悄悄跑到許都來請自己幫忙。是勛是個講規矩的人,可是並不清高,這年月做官本來就靠薦舉,所謂“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是也,我幫自家親戚說幾句好話,那很正常啊,不算腐敗。

漢代官員的入仕,主要分任蔭(二千石以上任滿三年可蔭一子為郎)、貲選(靠捐輸得爵,五級爵上可補官)、詔舉(天子親召並策問)、征辟(官員自辟僚屬)和察舉五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察舉。

察舉說得明白一點兒,就是察廉和舉孝,孝廉、孝廉,就是這麽來的。一開始要求各郡太守每年各舉孝、廉一人,後來改為按各郡戶口數來分配察舉額度。漢成帝以後,又新添了舉薦秀才(東漢避光武帝諱改為‘茂才’),由三公和各州牧、刺史每年舉薦一人。

——是勛當日在河東任上,就曾經舉薦過董蒙為孝廉。

可是這一制度,到了漢末大亂以後,就逐漸地實行不下去啦,因為朝廷可以控制的州、郡越來越少,地方官的變動反倒越來越頻繁——這到了一個地方屁股還沒坐穩呢就可能被人趕走,我知道誰孝誰廉誰有才啊?所以逐漸的不僅僅三公和州、郡官員,千石以上皆可舉薦。有制度搞成了沒制度,因此後來陳群才能加以改革,出台“九品中正制”。

所以今天是峻跑是勛這兒來求門路,是勛定然是不會拒絕的。但他先要問清楚嘍:“子高欲為何職?”我倒是跟尚書令荀彧很熟,要是職位不高,也不搶手,我幫忙說說話是沒問題的。

是峻淡淡地一笑:“弟以為,為朝廷官,何如為司空吏?”你能把我直接推薦到曹操手底下去嗎?

啊呦,是勛心說這小兄弟果然長大了,眼光很準嘛。自己是曹操的親信兼親戚,雖說司空府裏的職位全都有無數烏雞兒盯著,搶手到逆天,可對於自己來說,還真不算事兒。只是——“曹公用人唯才,加之法令森嚴,司空吏,不易為也。”你要是沒啥本事,或者行為不怎麽檢點,幹脆別去撞那堵墻,萬一出了事兒,罷官免職都是輕的,說不定直接連腦袋都掉了!你考慮過這個問題嗎?

是峻聞言,把腰一挺,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拱一拱手:“弟雖無長才,曾任一縣墨綬長吏,亦頗勝任——兄往尚書、蘭台察問可也。今亦有遠志,非昔日鄉中紈絝,唯欲效命曹公,踵兄長之跡,立身立功。若有蹉跌,皆自取也,絕不怨懟兄長,亦不牽連兄長。”

是勛把這小子上瞧下瞧,打量了好一會兒,這才突然撇嘴一笑:“不想三日不見,即當刮目相看矣……”

好吧,我就幫你這個忙了,兄弟你好好幹吧。你將來要真能巴著曹操爬高了,說不定這“刮目相看”四字成語的發明權,就要落在我的頭上。

是峻在是勛家中住了一晚就回寧平去了。是勛特意等他走了以後,才去找荀彧打問,得到的情報,寧平長三年上計、考核,成績都為上下,九等裏面列第三等。他這才放下心來,當即跑去司空府上跟曹操舉薦,曹操說既然是你兄弟,那也算我家親眷,我當然可以用他,然而——“今唯令史可補。”縣長四百石,司空令史才百石,他肯不肯幹?

是勛笑道:“吾弟但願效命主公,品秩高下,無礙也。”他事先就已經跟是峻商量過了,是峻答應能進司空府就成,官高官低的……後世所謂“宰相門子三品官”,在司空府為百石吏,強過立朝為八百石,你信不信?

當下又跟曹操大致稟報了一下作坊的進度,沒提火箭的事兒,光說我讓他們去琢磨毒藥球和礮車的拆分、運輸問題了。曹操連連點頭:“宏輔果有妙思。今冬或將起兵,直薄鄴城,若大礮可運抵鄴城下,則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