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延之日升

是勛前一世是三國控,陳壽《三國志》連裴注就反復閱讀了不下十遍,其中很多精彩篇章幾乎都能背得出來——當然不包括這篇很可能純粹西貝貨的《令州郡一時罷兵詔》。對於這篇詔書,他也就勉強能夠記得開頭和結尾的幾句而已,所以這回寫給曹操的,六成以上文字都是臨時創作。

創作是創作,但也未必是自創,中間化用了蔡琰《胡笳十八拍》裏的幾句,結尾又加上“禮樂征伐,皆自天子出,州郡不得專也”這種慣話、套話。是勛的意思,並不僅僅要求各州郡全都遣散多余的兵馬,還要求他們不得再自相攻伐,要打仗,那都得聽朝廷的命令。

朝廷是啥?說白了,以後只有曹操可以打著朝廷的旗號打別人,別人不能再互相打。

曹操讀了這篇文章,就不禁萬分疑惑,猶猶豫豫地說道:“此無益也……”發這東西有啥意義了?有哪路諸侯真肯奉詔啊?他們傻的啊?是勛卻微微一笑,提醒曹操說:“此詔有三用,不為無益。其一,申朝廷之命,定王者之分,壯我軍聲威……”從此以後,只有咱們曹軍才是正經的官軍,其余諸侯兵馬全都是不合法的地方武裝啦。

“其二,明太平之策,收士人之心,從百姓之望……”咱這是一個統一天下、恢復和平的態度,這態度擺出來,為亂世所苦的百姓和士人自然望風景從,你還怕手底下人才不夠多嗎?

“其三,使州郡人各自守,抑篡僭輩之欲。”原本那些還尊奉漢室的各州各郡,會覺得天高皇帝遠,不把咱們放在心上,說不定一個動搖就從了各路諸侯了,詔書一下,讓他們知道朝廷還顧著他們,就能比平常多點兒信心防守。而各路諸侯以後再想兼並、奪占領地,就不免先猶豫一下,哪怕表面文章,也得先上表跟朝廷擺擺理由。

是勛這三點說出來,曹操不禁撫掌笑道:“宏輔所言是也,確為有益,是操所慮不深也。”這詔書是沒法讓諸侯們全都俯首聽命的,但哪怕只是讓他們出兵前先假模假式跟朝廷編一下借口,讓各地士人們有理由抵拒他們的招兵買馬,那就不算白發。

只聽是勛繼續說道:“昔天子在長安,使太傅馬公(馬日磾)、太仆趙公(趙岐)等持節以撫安關東,令諸侯罷兵,今可循此例,明發此詔,遣使以說各州郡。使者所為,非僅宣詔也,亦可以此收攬民心,舉薦賢良。”

曹操想派他往江東一行,他就琢磨著我得掛個天使的名頭,才不怕被“小霸王”“哢嚓”嘍,順著這個思路,突然就想起這道《令州郡一時罷兵詔》來了。唉,咱就賫著這道詔書南下,名正言順,又可趁機收取江東的人心,豈不是好?

要知道孫家雖出吳郡,但出身不高,加上孫堅早年間就離鄉他往了,所以在江東是毫無根基,“小霸王”雖然殺回了老家,但以吳郡顧、陸、朱、張四家為首的江東豪門世族卻並不買他的帳,孫策為此而殺了不少人,即所謂“誅戮英豪”——比方說前吳郡太守許貢、余姚大儒高岱,以及烏程鄒他、錢銅,等等。四家的代表人物顧雍、陸遜、朱桓、張溫,也都要等到孫策死後,孫權改變了殺戮政策,才肯出仕。

所以是勛就想趁著這個機會,去江東會會這些世家大族,要是能夠煽動他們明著暗著造孫策的反,就能把孫家軍給牽絆在長江以南,無力北上抄曹操的後路。他要是曹操的使臣,那去了只能見孫策,沒理由見那些世家,要是朝廷下詔罷兵的使者呢?那就可以用視察地方為名,去接觸那些家夥啦。話說陸遜多大了?要是能夠阻止這小夥兒上孫家的賊船,我這一趟就不算白跑——貌似他十二歲就為從祖父陸康“綱紀門戶”了,應該早熟得很吧。

所以當曹操問起,宏輔你剛才說要我答應三事,才肯去見孫策,我明白了,這第一事就是朝廷下此罷兵詔,派你持節去撫安江東,那麽另兩事又是啥了?是勛就回答了:“其二,郭奉孝為主公偵探各方形勢,請允勛與其相談,以明江東之情。”曹操說這個簡單,我跟奉孝說一聲,相關江東的情報,讓他備悉靡遺全都告訴你。“其三,勛欲先往廣陵見陳元龍,元龍為主公守江,亦應深知江東風物也。”

曹操全都答應了,完了問你啥時候動身哪?是勛心說唉,我剛跟你講了那麽多,就是請你別著急,這會兒詔書還沒下呢,怎麽能夠決定幾時動身呢?——“且先退兵返都,吾料袁、孫必不敢追也,且待朝廷下詔,勛便啟程。”

曹操跟是勛懇談了整整一個下午,第二天就頒布命令,各部整理行裝,準備班師。這天也是樊阿約定的三日之期,午前樊大夫又去給典韋行了一回針,典國藩果然悠悠醒轉。曹操這個高興啊,差點兒抱著典韋,激動得淌下淚來。可是典韋雖然醒了,卻還不能說話,也不能動,樊阿說還得等三天,我再行針才有效果。曹操說行,那咱就定四日後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