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西太後滅口殺兒媳 翁同和悉心輔少主(第2/8頁)



  “你看,你瘦多了,臉也這麽蒼白,原來娘娘多漂亮,號稱宮中第一美人,可今天?”

  “別說了,那是過去的事了,雪雁,你聽外面又搞什麽慶典,黃鐘大呂之樂,管弦絲竹之聲,還有鳴炮。唉,歡樂是他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娘娘,一早晨我聽太監說今天是兩宮皇太後聽政的大典之日。”

  “哦,她終於如願以償了。”

  “她是誰?老佛爺嗎?”

  “不是她還有誰?”

  “新皇上才五歲,她不聽政怎麽辦?也是的,滿朝這麽多大人,讓一個幾歲的孩子當皇上,還得找人管理他,真不明白為什麽?”

  “雪雁,你這話說給我聽沒什麽,萬一被別人聽見了,可惹來殺身之禍,你要小心。”

  “宮中的規矩真多,這也不能說,那也不能說,這邊教,那邊我就忘了,以後還有什麽不能說,娘娘多提醒我一下。可我確實不明白人們為何都同意讓孩子當皇上,娘娘,有人說這是先皇帝的遺詔,這是真的嗎?聽說先皇上就是這麽年輕繼位的,他也想讓別人也這麽年輕繼位嗎?”

  “唉,雪雁,你千萬不能給別人講,先皇上正是覺得自己即位時年紀小,無法處理朝政,受制於人不利於大清朝的興隆,在賓天之前,留下遺詔讓恭親王,他的皇叔掌管朝政,只可惜這事朝中沒人知道。”

  “娘娘,那遺詔呢?”

  “被老佛爺給撕了!”阿魯特皇後悲憤地望著眼前的清水喃喃自語。

  “這不是抗旨嗎?”

  過了許久,阿魯特皇後才回過神來,緩緩說道:

  “對於她,哪還有什麽聖旨,你來宮中這幾年了,也該知道的。”

  雪雁點點頭。

  “雪雁,咱們回去吧,她們的慶典也該結束了,我也累了,如果人看見我還有這閑心到花園賞花,還不知怎麽想呢?怎對得起先皇上的一片厚愛之情。”

  雪雁又挽著阿魯特皇後走回寢宮。

  兩宮皇太後聽政大典在一片山呼萬歲的叫聲中結束,慈禧太後帶著滿面紅光來到養心殿,宣召醇王爺奕譞進殿敘話。

  醇親王奕譞在慶典散後,正準備轉身回府,忽聽太監傳旨宣召,他心中一愣,很不自在。上次宣召,不期然差點惹出麻煩來,回去之後,心裏也十分難受,好多天茶不思,飯不想。這才剛剛忘記那次的不快,忽又聞宣召,心中怎能不感到陣陣絞痛呢?無奈何,這是皇太後的宣召,聖命難違!

  奕譞來到養心殿,慈禧太後早已坐等那裏。奕譞急忙恭請聖安,慈禧命他坐下,慢聲問了一句:

  “醇王爺,你可記得今天是什麽日子?”

  奕譞一愣,心道:難道今天我做了什麽錯事?這樣想著,惴惴不安地問道:

  “回太後,臣記不得其他了,臣只知道今天是太後聽政的大典之日。”

  慈禧笑了、然後說道,“難道醇王爺忘了,今天按照大清禮制應是皇子阿哥們新年的典學之日。”

  “臣罪該萬死,竟把祖上的這一訓戒給忘了,該打,該打!”

  “五爺最近較忙,偶忘一享也是難免的,人非聖賢塾能無過,不過,王爺應該知道皇上快要六歲了,按照禮制,該入學讀書了。啟蒙教育關系大清社稷的興衰存亡,這擇師之事不可不慎重再慎重。五爺曾經是先皇帝同治的老師,對皇帝典學之事很是精通,應盡早思考選擇一人。”

  奕譞答道:“說來慚愧,這事本應考慮到卻沒有考慮到,而有勞太後親自過問,實是下臣的罪過,對於擇師之人,臣平時也沒有考慮過。然而,太後這麽一說,臣倒忽然想起一人,但不知是否合太後心意?”

  “嗅?醇五爺想起一人,那感情好,不必客套,就直說吧,我們大家共同商量一下,看此人是否合適?”

  “回太後,皇上的老師雖不是什麽特別重要的職位,但要在教書育人方面有真才實學,德高望眾的人才能擔當,奴才覺得用大行皇帝當年的熟舊老臣充當可能較好。”

  慈禧點點頭,“按你說采,這星上的老師唯有翁同和了?”

  “不能說唯有翁同和,但臣覺得此人較合適。”

  “何以見得!”慈禧有點不服氣。

  “太後請想,大行皇帝當年的熟舊老臣而仍在弘德殿行走的已無幾人,只有翁同和年紀最輕,才學又高,又有一套教書育人的策略。更何況翁家幾代人都是我大清有名望的官員,舉家幾人都是科考的狀元,家學淵源深厚,學問上是沒說的,更可貴的是翁家人都是老實厚道,翁同和更被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