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頁)

住在船上,多少能了解日本的運輸情況。但要更廣泛地收集情報,孤立海上是不合適的。

入港雖然才一天,但從日本輪船船員及工人們的無意談話中得知,一周以前有一支運輸船隊通過這裏,運載大約五千名兵員,目的地可能是澎湖列島或台灣。如在陸上住宿,接觸面一定比現在更寬些。

“房舍高大,庭院寬敞,要屬寺院之類地方,可以嗎?”陸奧問道。

“好,我在國內旅行時常常住寺院,很習慣。噢,佛教也是日本和中國共同的東西嘛。”

李鴻章興致勃勃,至少他裝得很像。

“那就住在引接寺吧。我今天派人去準備,閣下明天早晨就可以搬進去。”

陸奧是個實幹家,辦事很利落。

李鴻章一行結束第一次會談,走出春帆樓時,接近下午四點半。房外有一頂中國式轎子在等著。上轎時李鴻章還擠出微笑,但馬上就困倦了。

坐轎子的只有李鴻章,李經方等人分乘人力車。到阿彌陀寺町鎮守神社前的棧橋,距離才不過二百多米。

乘上汽船“小野田號”,駛向停泊在港內的“公義號”和“禮裕號”。李鴻章和另外幾名主要隨員由隨從擡上汽船。李鴻章年老體衰,倒還罷了,其他人正當壯年,根本用不著扶持,自己就能走上去。對此,當時報紙評論說:“這是大國大員的一種禮儀形式……”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令人稀奇,觀者如堵。從春帆樓到棧橋,沿途整齊地排列著警察和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