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跨越分界線(第2/2頁)

我看著那一排排層層疊疊的稻田,看著飛馳而過的雲朵倒映在波瀾不驚的水面上,真是大飽眼福。這片古老的土地水汽氤氳,生機勃勃。兩條寬廣的河流如同一對巨蟒,自爪哇島南面的群山間緩慢地蜿蜒流淌而出。濕潤與幹燥的分界線一目了然,卻顯然又像古老與現代的分界線一樣變幻莫測。在滕南特克裏克,就前天而已,他們載我們出城,開了七英裏路,只是去看看兩座一潭死水的池子,其他地方的河床都已幹涸了。居住在滕南特克裏克這座城市的1300位居民,僅僅在之前一年的時間內,就挖掘出了價值400萬澳元的礦物。假如他們能買下十分之一東爪哇過剩的淡水,哪怕是付出半數從諾布爾斯諾布(5)挖出的黃金,也比徒勞地將其重新埋進諾克斯堡(6)的深處更有所值。或許有一天,人類將利用原子能,取代風神來執行吹拉拖曳雲朵的任務,比起自然變幻無常地亂來一氣,將能夠更加合理地分布雲朵,使之為人類服務。屆時,印度尼西亞可以通過灌溉澳大利亞廣闊的稻田而過上舒適愜意的日子。不過這是“未來之聲”。1956年8月23日,我飛越過的分界線依然是和過去一樣真切實在,這一邊界既是文化意義上的,也是農耕意義上的。

————————————————————

(1) 此處用的德語wanderjahr,意為漫遊之年,既可以指手藝工人在外流動幹活學習的長時間遊歷,也可以指舊時歐洲青年人就業前所度的旅遊之年。

(2) 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一個不明確的地理名詞,一般指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諸島,有時也泛指大洋洲和太平洋島嶼。

(3) 華萊士線,生物地理學中區分東洋區和澳大拉西亞區的分界線,為紀念英國動物地理學者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的發現而命名。

(4) 菲尼斯特雷(Cape Finisterre),西班牙加利西亞自治區拉科魯尼亞省的一個城鎮,發現新大陸以前人們以為那裏就是陸地盡頭。

(5) 原文疑似錯寫為Noble's Knob,諾布爾斯諾布(Nobles Nob)是澳大利亞北領地滕南特克裏克附近一處金礦。

(6) 諾克斯堡(Fort Knox)位於肯塔基州布利特縣、哈丁縣和米德縣境內,是美國金庫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