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第二十八(第4/5頁)

當珍珠港被日軍偷襲後,羅斯福馬上任命尼米茲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生性豁達樂觀的尼米茲來到艦隊總部後馬上重振士氣,調整部署,迅速制定出相應的戰略計劃,他對將士們說:“我對各位完全信任,我們挨了一次猛揍,但是我們對於最後的結果毫不懷疑,勝利一定是我們的。”

1943年,麥克納馬拉加入美國空軍參加“二戰”,職責是運用統計方法幫助空軍評估和改進轟炸機的使用效率,這是統計學方法早年的典範性運用。數字證明他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專家,但更有效轟炸意味著更多平民的死亡。他說:“我們在東京活活燒死的平民就有10萬,而總共死亡的平民高達90萬。”

為了讓朱可夫得到攻占柏林的功勞,斯大林把羅科索夫斯基調離。斯大林表示,他不反對羅科索夫斯基把他的參謀班子帶走。對於一個高級將領的調動來說,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在傷心之余,羅科索夫斯基回答說:“我將把我的參謀班子留給朱可夫,我將一個人去第二白俄羅斯方面軍,我相信我能在那裏找到合格的參謀人員。”

馬歇爾曾說過一句名言:“一個真正的將領無論環境如何艱苦,都能夠展現才華,轉敗為勝!”

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巴頓率領第三集團軍全速推進,對德軍發動猛攻,如利劍一樣從法國本土迅猛刺入德國腹部,一直殺至捷克邊界。當他看到遍地德軍屍體時興奮地喊道:“看啊,難道還有別的東西比這更壯觀嗎!”當他先於蒙哥馬利的英軍渡過萊茵河時他又如瘋子般狂呼:“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過河啦!”渡河時他還朝河裏吐了一口唾沫,以此表示自己對德軍的鄙視。

當墨索裏尼命令格拉齊亞尼元帥率40萬大軍進攻埃及2萬英國軍隊時,這位自詡“意大利最勇敢的軍人”向墨索裏尼發出了一封很可能是空前絕後的戰地電報:“領袖,您這簡直是讓我們去送死啊!”戰前,這位意大利元帥則在向墨索裏尼的報告中表示說:“偉大的領袖,如果您有一天,下定決心,號召整個羅馬重新為他的尊嚴而戰時,您將看到的是一群最勇敢的戰士而不是卑鄙的膽小鬼團結在您的周圍!”

馬漢癡迷海軍,但他並非是喜歡開著軍艦去戰鬥者,他喜歡紙上談兵。他自己就說過:“這年頭已不是出海上英雄的時代了,僅憑勇敢就成英雄那是很困難的,還不如搞點海軍理論研究呢。”

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巴頓性格暴躁,戰場上,他用極富個性的粗俗語言激發士兵的鬥志。艾森豪威爾曾說:“在巴頓面前,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和不可逾越的障礙,他簡直就像古代神話中的‘大力神’,從來不會被戰爭的重負所打倒。”

巴頓將軍說:“我寧可在我的部隊的前方出現一個德國師,也不希望在我的部隊的後面待著一個法國師。”

據說,在“二戰”期間,德軍總部收到消息,墨索裏尼領導的意大利已經參戰。“我們得用10個師來對付它!”一個將軍說。“不,他是我們這邊的。”另一個將軍說。“哦,這樣的話我們得需要20個師。”

從將軍到普通一兵,在戰鬥中的責任意味著要不顧個人安危,同時還意味著要能夠無限度地艱苦工作。喬治·巴頓在這兩方面的態度是毋庸置疑的。他曾說過:“一品脫美國人的汗水可挽救美國人的一加侖鮮血。”

倫德施泰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最能幹的指揮官之一。他曾指揮第2集團軍入侵捷克,指揮南方集團軍群入侵波蘭。對蘇聯的入侵期間,倫德施泰特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圍殲了蘇聯元帥布瓊尼部隊的主力。暗殺希特勒的事件敗露後,倫德施泰特認為這是一種叛逆行為,他說:“作為一個軍人,要受宣誓效忠的約束。”

1945年4月21日,魯爾戰役,莫德爾指揮的B集團軍群幾乎被美軍全殲,魯爾工業區全部被美軍攻占。莫德爾帶了3名軍官和幾個士兵逃到杜伊斯堡附近的密林中。在那裏,他說要自殺,並讓人將他的屍體埋在選定的一棵松樹之下。3名軍官竭力勸阻,莫德爾不聽,他握著他們的手說:“我從未想到自己會如此絕望,我只效忠於德國……”隨即開槍自殺,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尚未完全明朗,日本造謠說,美國第三艦隊的大部分軍艦已經沉沒,剩下的正在撤退。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爾西立刻回電反駁:“我們的軍艦已經被拯救,目前已向日本艦隊高速撤退。”

在“霸王”戰役發動前夕直至戰鬥打響之後,德軍方面仍蒙在鼓裏。1944年6月6日,德國第七軍團司令杜爾曼將軍竟下令暫時解除經常戒備狀態,召集高級將領到125英裏外的勒恩進行“圖上作業”,盟軍空降傘兵被認為是聲東擊西的手法,西線海軍向總司令報告說:“熒光屏上有大量黑點。”但西線總司令的參謀長說:“什麽?在這樣的天氣裏一定是你們的技術員弄錯了。也許是一群海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