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錢 幣(上)(第4/7頁)

因此措置,糾紛遂多。元和八年四月,出內庫錢五十萬貫,令兩市收市布帛。每端、匹估加十之一。十二年(817年),又出見錢五十萬貫,令京兆府揀擇要便處開場,以市價交易。《舊書·食貨志》。杯水車薪,何濟於事?錢一脫手,即為人所貯藏耳。於是蓄錢之禁起矣。

蓄錢之禁,肇自憲宗元和三年(808年)。《舊書·食貨志》載其年六月詔曰:“泉貨之法,義在通流。若錢有所壅,貨當益賤。故藏錢者得乘人之急,居貨者必損己之資。今欲著錢令以出滯藏,加鼓鑄以資流布。若革之無漸,恐人或相驚。應天下商賈先蓄見錢者,委所在長吏令收市貨物。宮中不得輒有程限,逼迫商人。任其貨易,以求便利。計周歲之後,此法遍行。朕當別立新規,設蓄錢之禁。所以先有告示,許有方圓,意在他時,行法不貸。”又禁斷五嶺已北銀坑,令坑戶采銅,助宮中鑄作。見第一節。時蓋欲與鼓鑄並行?然周歲之後,寂焉無聞。蓋鼓鑄非易,而錢荒情勢,時亦尚未十分急迫也?至十二年正月,乃敕“近日布帛轉輕,見錢漸少,皆緣所在壅塞不通。宜令京城內自文武官僚,不問品秩高下,並公、郡、縣主、中使等,下至士庶、商旅、寺觀、坊市,所有私貯見錢,並不得過五千貫。如有過此,許從敕出後限一月內任將市別物收貯。如錢數較多,處置未了,任於限內於地界州縣陳狀更請限。縱有此色,亦不得過兩個月。若一家內別有宅舍店鋪等,所貯錢並須計用在此數;其兄弟本來異居,曾經分析者;不在此限。如限滿後有違犯者:白身人宜付所司決痛杖一頓處死。其文武官及公主等,並委有司聞奏,當重科貶。戚屬中使,亦具名銜聞奏。其剩貯錢不限多少,並勒納官數內五分取一分充賞錢。止於五千貫。此外察獲及有人論告,亦重科處分。並量給告者”。《志》言時京師裏閭區肆,所積多方鎮錢,王鍔、韓弘、李惟簡,少者不下五十萬貫。於是競買第屋,以變其錢。多者竟裏巷,傭僦以歸其直。而高貲大賈者,多依倚左右軍官錢為名,府縣不得窮驗,法竟不行。至大和四年十一月,敕應私貯見錢家,除合貯數外,一萬貫至十萬貫,限一周年內處置畢。十萬貫至二十萬貫以下者,限二周年處置畢。如有不守期限,安然蓄積,過本限即任人糾告及所由覺察。其所犯家錢,並準元和十二年(817年)敕納官,據數五分取一分,充賞糾告人賞錢。數止於五千貫。應犯錢法人色目決斷科貶,並準元和十二年(817年)敕處分。其所由覺察,亦量賞一半。《志》又雲:事竟不行。其後後唐莊宗圜丘赦詔,仍有應諸州府,不得令富室分外收貯見錢之文,亦見《舊史·本紀》及《食貨志》。則其成為具文,更不待論矣。

穆宗雖再失河北,然其於計政,則實能竟前人未竟之緒。賦稅改收實物,其一端也。《新書·食貨志》雲:“自建中定兩稅,而物輕錢重,民以為患。至是四十年,當時為絹二匹半者為八匹,大率加三倍。建中時絹匹三千二百,則此時絹匹千文。豪家大商,積錢以逐輕重。故農人日困,末業日增。詔百官議革其弊。議者多請重挾銅之律。戶部尚書楊於陵曰:制錢以權百貨。古者權之於上,今索之於下;昔散之四方,今藏之公府;昔廣鑄以資用,今減爐以廢功;昔行之於中原,今泄之於邊裔;又有閭井送終之含,商賈貸舉之積,江湖壓覆之耗,則錢焉得不重,貨焉得不輕?開元中,天下鑄錢七十余爐,歲盈百萬,今才十數爐,歲入十五萬而已。大歷已前,淄青、太原、魏博雜鉛鐵以通時用,嶺南雜以金、銀、丹砂、象齒,今一用泉貨,故錢不足。今宜使天下兩稅、榷酒、鹽利、上供,及留州、送使錢,悉輸以布帛、谷粟,則人寬於所求。然後出內庫之積,收市廛之滯,廣山鑄之數,限邊裔之出,禁私家之積,則貨日重而錢日輕矣。宰相善其議。由是兩稅、上供、留州,皆易以布帛、絲纊;租庸課調,不計錢而納布帛。惟鹽、酒本以榷率計錢,與兩稅異,不可去錢。”此處語氣未完,疑下有奪文。《舊志》載中書門下奏雲:“伏以群臣所議,事皆至當,深利公私。請商量付度支,據諸州府應征兩稅供上都及留州留使舊額,起元和十六年(821年)以後,並改配端匹斤兩之物為稅額。如大歷已前租庸課調,不計錢令其折納。使人知定制,供辦有常。仍約元和十五年(820年)征納布帛等估價,其舊納虛估物,與依虛估物回計。如舊納實估物並見錢,即於端匹斤兩上量加估價。回計變法在長其物價。價長則永利公私,初雖微有加饒,法行即當就實。比舊給用,固利而不害。仍作條件處置,編入旨符。其鹽利、酒利本以榷率計錢,有殊兩稅之名,不可除去錢額。中有令納見錢者,亦請令折納時估匹段。上既不專以錢為稅,人得以所產輸官。錢貨必均其重輕,隴畝自廣於蠶織。便時惠下,庶得其宜。其土之絲麻,或地連邊塞,風俗更異,賦入不同,亦請商量委所司裁酌,隨便處置。”此事敕議在閏正月十七日,亦見奏,至八月朔,楊於陵乃總百寮之議,請中書、門下、禦史台、諸司官長重議施行,為時逾半年,實當時一大事也。《志》又載大和四年五月,西川宣撫使崔戎奏:“準詔旨制置西川事條,今與郭釗商量,兩稅錢數內三分二分納見錢,一分折納匹段。每二貫加饒百姓五百文,計一十三萬四千二百四十三貫文。”即依此旨措置。然事至大和四年(830年)然後行,又可見當時雖有此議,並未能施行於全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