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武、宣朝局(第2/5頁)

“朕纘嗣之際,宰相何嘗比數?李玨、季棱,志在扶冊陳王,嗣復、弘逸,志在樹立安王。立陳王猶是文宗遺旨,嗣復欲立安王,全是希楊妃意旨。嗣復嘗與妃書雲:姑姑何不效則天臨朝?”珙等曰:“此事暖昧,真虛難辨。”帝曰:“楊妃曾臥疾,妃弟玄思,文宗令入內侍疾月余。此時通道意旨。朕細問內人,情狀皎然。我不欲宣出於外。向使安王得志,我豈有今日?然為卿等恕之。”乃追潭、桂二中使,再貶嗣復潮州刺史。潮州見第二章第二節。《通鑒》則嗣復罷而崔珙相,在開成五年五月。李玨之罷,在是年八月。夷直之出為杭州,在是年十一月。而嗣復及李玨之出,則但於會昌元年三月追書之。雲:弘逸有寵於文宗,仇士良惡之。上之立,非二人及宰相意,故楊嗣復出為湖南觀察使,李玨出為桂管觀察使。士良屢譖弘逸等於上,勸上除之。三月乙未,賜弘逸、季棱死,遣中使就潭、桂州誅嗣復及玨。《考異》雲:若去年八月已誅弘逸、季棱,不當至此月始再貶嗣復等。《舊紀·王起傳》與《嗣復傳》自相違,今從《實錄》。案因山陵而謀變,其事不易子虛。《武宗實錄》纂輯草率,不足據。《考異》引《實錄》,又有時有再以其事動帝意者,帝赫然欲殺之之語。明嗣復及玨已先貶。嗣復罷相,在開成五年五月,夷直之出,在其年十一月,《通鑒》應不致誤。蓋又《舊紀》記事不審,嗣復之罷,至八月乃追書;夷直之出,則又逆探其事而終言之也。《舊書·李玨傳》。開成五年九月,與楊嗣復俱罷,出為桂州。《新書·玨傳》,則其罷相,乃以為山陵使,梓宮至安上門陷於濘,而貶江西在其後。嗣復、玨所以獲全,蓋由崔鄲、崔珙之諫?《通鑒》敘此事兼采《獻替記》,一似全由李德裕者,恐亦不足信也。裴夷直,《新書》附《張孝忠傳》,雲:武宗立,視冊牒不肯署,乃出為杭州刺史,斥歡州司戶參軍。《通鑒》從《實錄》,雲:故事,新天子即位,兩省官同署名,上之即位也,諫議大夫裴夷直漏名,由是出為杭州刺史,其說亦同。《鑒》又記文宗之崩,敕大行以十四日殯,成服。諫議大夫裴夷直上言期日太遠,不聽;時仇士良等追怨文宗,凡樂工及內侍,得幸於文宗者,誅貶相繼,夷直復上書言之;可知其見斥之由,循常法無可立之君,則人人得申其意,古大詢之法如是。後世庶人無繇議政,朝臣固當周谘。武宗乃舉不援己者而悉逐之,褊矣。抑文宗之立陳王,猶是其欲樹晉王之意。以自周以來久習之繼嗣之法言之,亦較立弟為正,武宗乃弑而代之,流毒且及於安王,尤悖矣。

武宗之用李德裕,非知其材而用之也,亦以文宗末年,僧孺、宗閔之黨在朝,惡其不援己,乃反其道而行之耳。適直是時,回紇衰亂,得以戡定朔方,此乃時會使然,初非德裕之力。至於削平昭義,則其事本不足稱,讀史者亦從而張之,則為往史之曲筆所欺矣。德裕既相,所引用者皆其黨人。崔珙與德裕,相善者也。會昌元年三月,相陳夷行,乃專與楊嗣復立異者。二年(842年),李紳自淮南入相,尤德裕死黨。陳夷行罷,李讓夷繼之,亦楊嗣復、李玨所惡也。三年(843年),崔珙罷,崔鉉相,史雲李讓夷引之。鉉與珙不協,發其領使時事,並謂其嘗保護劉從諫,珙遭貶斥。四年(844年),杜悰自淮南入相,李紳出為淮南。明年有吳湘之獄,為後來德裕所由敗,見下。是歲,杜悰、崔鉉罷,李回相,德裕用兵昭義時,以禦史中丞奉使河朔者也,事見下節。崔元式相,以為德裕所疾罷。牛僧孺、李宗閔,皆為所擠排以死。僧孺在淮南六年。開成二年(837年),為東都留守。三年(838年),征為左仆射。四年(839年),復出為山南東道。會昌二年(842年),秋,漢水溢,壞城郭,坐不謹防,下遷太子少保,進少師。明年,以太子太傅留守東都。劉稹誅,石雄軍吏得從諫與僧孺、宗閔交結狀,又河南少尹呂述言:僧孺聞稹誅,恨嘆之。武宗怒,黜為太子少保,分司東都。累貶循州長史。宣宗立,徙衡、汝二州。還為太子少師。卒。宗閔,開成三年(838年),楊嗣復輔政,欲拔用之,為鄭覃、陳夷行所沮,與杭州刺史。四年(839年),冬,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時覃、夷行罷,嗣復方再拔用,而文宗崩。會昌三年(843年),德裕以宗閔素與劉從諫厚,上黨近東都,分司非便,乃拜湖州刺史。稹敗,得交通狀,貶漳州長史,流封州。宣宗即位,徙柳州司馬,卒。循州見第二章第七節。衡州,今湖南衡陽縣。汝州見第二章第六節。漳州見上節。封州見第五章第二節。柳州見第四章第二節。然德裕引白敏中,敏中,居易從父弟。武宗夙聞居易名,欲用之,德裕以其衰病,薦敏中。會昌二年(842年),為翰林學士。而敏中反擠排之。至宣宗立,朝局變,而德裕亦遭竄逐而死焉。其事與德裕在武宗朝所為者,如出一轍。出爾反爾,其機可謂甚巧,特蹈之者不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