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韋後亂政(第3/3頁)

重俊既為太子,安樂公主常淩忽之。重俊因此忿怨。景龍元年七月,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李思沖、敬玄子。李承況,高祖子楚哀王子雲嗣玄孫。獨孤袆之、沙吒忠義等矯制發羽林、千騎三百余人,殺武三思、崇訓於其第。使左金吾大將軍成王千裏本名仁,吳王恪子。及其子天水王禧分兵守宮城諸門,而自率兵趨肅章門,斬關而入,求韋後及安樂公主所在,叩 索上官昭容。後及公主擁帝馳赴玄武門樓,召羽林留軍自衛。多祚兵至,帝馮檻諭之。千騎倒戈斫多祚、承況、袆之、忠義等。余黨潰散。重俊奔終南山,為左右所殺。是役也,魏元忠與其謀。其子太仆少卿升實從重俊,為亂兵所殺。元忠因此貶務川尉,務川縣,今曰婺川,屬貴州。道卒。史稱李多祚猶豫不戰,元忠又持兩端,故敗。《舊·元忠傳》。蓋二人皆非犯上作亂之徒,故臨事不能果決也。元忠文人,且已老,多祚則擁立中宗者,夫豈有叛心?二人亦與重俊之謀,而朝局之危可知矣。

太平公主多權略,則天以為類己,每與謀議,又與誅張易之,韋後、上官昭容皆自以為智謀不及,甚憚之。《舊書》公主事見《外戚傳》中。重俊既敗,安樂公主、宗楚客使冉祖雍奏太平、相王皆與於重俊之謀。禦史中丞蕭至忠保持相王,乃免。於時朝臣攻武、韋者甚眾。武後時請復辟之蘇安恒,時為集藝館內教,或言其與重俊之謀,下獄死。先是雍州人韋月將、高軫並上疏言三思父子,必為逆亂。三思知而求索其罪。有司希旨,奏月將當棄市,軫配流嶺外。黃門侍郎宋璟執奏,月將乃得配流嶺南,廣州都督周仁軌仍殺之。《通鑒考異》引《朝野僉載》。三思怒,斥璟為外職。武崇訓之死,武延秀復尚安樂公主,故武氏之勢不減。有燕欽融者,景龍末,為許州司戶參軍,再上書斥韋後幹與國政,與安樂公主、武延秀等圖危社稷。中宗召至廷,撲殺之。又有博陵人郎岌,博陵見第二章第四節。亦表言後及宗楚客亂被誅。此等疏逖之人,何與朝廷之事?而其言之不已如此,知必有陰主之者。觀於此,而知危機之潛伏者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