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之死(第4/5頁)

那位艾滋病人沒有想到王妃居然會不顧很多世人所謂的“禁忌”和自己握手,當時就泣不成聲,而一旁陪同的時任美國總統夫人芭芭拉·布什也熱淚盈眶。

“我覺得他們是被社會遺棄的人,我想盡量多握他們的手,給他們力量和勇氣,其實也是給我自己。”

戴安娜後來開始不斷地探望艾滋病人、麻風病人、戒毒者,以及無家可歸的人和被虐待的兒童。她只要出現,就盡量和他們握手、擁抱。“我發現自己被人需要,我在做很有價值的事,這讓我有很強的成就感。”

不僅在英國,戴安娜還多次出訪安哥拉、波斯尼亞、埃及、印度等多個國家,每到一地,她都會去當地的慈善醫院、慈善機構、學校,甚至還會去波黑等戰亂國家,親自走進雷區,呼籲所有國家參與“反地雷運動”。

戴安娜在安哥拉的雷區步行,呼籲禁止地雷

戴安娜在安哥拉抱著一名因為誤踩地雷而受傷截肢的孩子。到21世紀初,全世界有超過135個國家簽署禁雷條約。戴安娜作為當初帶頭呼籲的名人,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她不僅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形象呼籲大家捐款,自己也參與其中:早在1987年,她就把自己79件服裝拍賣所得的350萬英鎊全部捐給了慈善事業。

曾有記者問戴安娜這樣一個問題:“你有想過,你會成為一個女王嗎?”

那時的戴安娜已經和查爾斯分居,她笑了:“肯定不會。我想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女王,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

在一定程度上,戴安娜做到了。盡管戴安娜被大小媒體曝光的情人緋聞讓英國王室大為頭疼,但英國的民眾還是開始稱呼戴安娜為“人民的王妃”,因為她一改英國王室高高在上的形象,願意走到街頭和路邊,願意走進醫院和學校,發自內心地和普通百姓交流,並身體力行地去做慈善。

但是,王子與公主的童話故事,還是不可避免地走到了盡頭。

1996年7月15日,倫敦高級法院民事第一庭的書記員開始宣讀那張長長的離婚申請名單,當他讀到第31對申請離婚的夫婦姓名的時候,不禁停頓了一下:“威爾士王子殿下和戴安娜公主殿下。”

戴安娜訪問德文郡的卡爾頓,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

在解釋離婚原因的表格內,查爾斯寫道:“存在不可彌合的分歧。1993年11月首相宣布我們正式分居。”(查爾斯把1992年12月分居,錯寫成了1993年11月。)

離婚申請人是查爾斯,所以他繳納了80英鎊的手續費。

夫婦兩人均沒有到庭。

王子與公主的故事結束了。

13個月後,戴安娜香消玉殞。

7

8月31日淩晨的那場車禍,毫無疑問引來了很多質疑。

當天晚上,戴安娜並非一個人。她和她當時交往的富二代男友多迪·費伊德一起鉆入了奔馳車,同行的還有司機和一名保鏢。為了不受到等候在酒店外的“狗仔隊”騷擾,之前還有幾輛相同的奔馳車相繼開出,希望成為“餌車”,但是沒有成功。

汽車撞上水泥柱的時候,司機和多迪當場身亡,保鏢是車裏唯一系著安全帶的人,所以他最後幸存(但之後一直保持沉默),戴安娜胸腔大面積出血,但當時還有氣息,如果搶救及時,是有可能挽回生命的。

可惜的是,緊隨在後的“狗仔隊”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救人,而是舉起相機不停地拍照。

各種“陰謀論”隨即出爐。

流傳最廣的,當屬戴安娜是英國王室派人“幹掉”的,因為傳聞當時戴安娜已經懷有身孕,王室不希望看到威廉小王子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或妹妹,尤其是很有可能是穆斯林(多迪·費伊德是穆斯林)。

而其他的版本更是令人眼花繚亂:有人說是英國特工出手,有人說是愛爾蘭共和軍出手,甚至還有人說是地雷生產商出手(因為戴安娜宣傳禁雷)。

當然,還有寄托美好想法的猜測:戴安娜是詐死,她就此隱居了。

但無論有多少種版本的猜測,最終大家能接受的事實只有一個:戴安娜死了。

1997年9月6日,戴安娜的葬禮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英國王室所在的白金漢宮降半旗致哀。載著戴安娜靈柩的炮車在皇家護衛隊和威爾士衛隊的護送下,離開了她生前居住的肯辛頓宮。

英國民眾為戴安娜獻上的鮮花和哀思卡片

數百萬來自倫敦和英國各地的民眾沉默肅立,為戴安娜送行。很多民眾舉著戴安娜生前的照片,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