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相(第3/5頁)

我感覺到這樣的一種情況——即在我們人類的文化和對自身認識的經驗中,教誨我們人類應對金錢持怎樣的態度和理念,是由來久矣並且多而又多的;但分析和研究我們與金錢之關系的真相的思想成果,卻很少很少。似乎我們人類與金錢的關系,僅僅是由我們應對金錢持怎樣的態度來決定的。似乎只要我們接受了某種對金錢的正確的理念,金錢對我們就是無足輕重的東西了,對我們就會完全喪失吸引力了。

在我們人類與金錢的關系中,某種假設正確的理念,真的能起特別重要的作用嗎?果而那樣,思想豈不簡直萬能了嗎?

在全世界,在人類的古代,金即是錢;即是通用幣;即是永恒的財富。百錠之金往往意味著佳食錦衣,喚奴使婢的生活。所有富人的日子一旦受到威脅,首先將金物及價值接近著金的珠寶埋藏起來。所以直到現在,雖然普遍之人的日常生活早已不受金的影響,在談論錢的時候,卻仍習慣於二字合並。

在今天,在中國,“文化”已是一個泡沫化了的詞。已是一個被泛淡得失去了“本身義”並被無限“引申義”了的詞。不是一切有歷史的事物都能順理成章地構成一種文化,事物僅僅有歷史只不過是歷史悠久的事物。縱然在那悠久的歷史中事物一再地演變過,其演變的過程也不足以自然而然地構成一種文化。

只有我們人類對某一事物積累了一定量的思想認識,並且傳承以文字的記載,並且在大文化系統之中占據特殊的意義,某一事物才算是一種文化“化”了的事物。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而即使此觀點特別地容易引起爭議,我們若以此觀點來談論金錢,並且首先從“金錢文化”說起,大約是不會錯到哪裏去的。

外國和中國的一切古典思想家們,有一位算一位,哪一位不曾談論過人與金錢的關系呢?可以這麽認為,自從金錢開始介入我們人類的生存形態那一天起,人類的頭腦便開始產生著對於金錢的思想或曰意識形態了。它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現在童話、神話、民間文學、士人文學、戲劇以及後來的影視作品和大眾傳媒裏。它們全部的教誨,一言以蔽之,用教義最淺白的“濟公活佛聖訓”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死後一文帶不去,一旦無常萬事休。”

數千年以來,“金錢文化”對人類的這種教誨的初衷幾乎不曾絲毫改變過,可謂諄諄復諄諄,用心良苦。只有在現當代的經濟學理論成果中,才偶爾涉及我們人類與金錢之關系的真相,卻也每幾筆帶過,點到為止。

那真相我以為便是——其實我們人類之大多數對金錢所持的態度,非但不像“金錢文化”從來渲染的那麽一味貪婪,細分析,簡直還相當理性,相當樸素,相當有度。

奴隸追求的是自由。

詩人追求的是傳世。

科學家追求的是成果。

文藝家追求的是經典。

史學家追求的是真實。

思想家追求的是影響。

政治家追求的是穩定……

而小百姓追求的只不過是豐衣足食、無病無災、無憂無慮的小康生活罷了。倘是工人,無非希望企業興旺,從而確保自己的收入養家度日不成問題;倘是農民,無非希望風調雨順,畝產高一點兒,售出容易點兒;倘是小商小販,無非希望有個長久的攤位,稅種合理,不積貨,薄利多銷……

如此看來,大多數世人雖然每天都生活在這個由金錢所推轉著的世界上,每一個日子都離不開金錢這一種東西,甚而我們的雙手每天都至少點數過一次金錢,我們的心裏每天都至少盤算過一次金錢,但並不因而都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富豪或資本家,銀行賬戶上存著千萬億萬,於是大過奢侈的生活,於是認為奢侈高貴便是幸福……

真的,細分析,我確確實實地覺得,人類之大多數對金錢所持的態度,從過去到現在甚至包括將來,其實一向是很健康的。

一直不健康的或溫和一點兒說不怎麽健康的,恰恰是“金錢文化”本身。這一種文化幾乎每天幹擾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正常視聽要求和願望,似乎企圖使我們徹底地變成僅此一種文化的受眾,從而使其本身變成搖錢樹。這一種文化的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當其在表現人的時候幾乎永遠的只有一個角度,無非人和金錢的關系,再加點性和權謀。它的模式是——“那公司那經理那女人,和那一大筆錢。”

我們大多數世人每天受著這一種文化的汙染,而我們對金錢的態度卻仍相當理性、相當樸素、相當有度。我簡直不能不這樣贊嘆——大多數世人活得真是難能可貴!

再細加分析,具體的一個人,無論男女,無論有一個窮爸爸還是富爸爸,其一生皆大致可分為如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