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型財政

檢索史料,自周至明(清代牽涉國際、變數過多,難以簡單概括),能避免奔馬型[1]通貨膨脹,僅有以下三者:春秋戰國至漢初,北朝至唐初,五代十國之南方幾國。若非分裂,即為貴族封建制,或二者皆有。大一統王朝中葉以後,紀錄無不惡劣,而且惡劣程度與官僚國家擴張成正比。

羅馬共和早期(多貨幣競爭時代),金屬貨幣堅挺;羅馬征服戰爭及內戰期間,幣值輕微動搖;元首政治時期,幣值一度穩定。自戴克裏先行神皇政治、廢城邦立郡縣、大舉擴張官僚常備軍以來,貨幣江河日下,官銀幣摻錫至於十六分之十五,為錢幣學家厭棄。然較之元明紙幣,金屬貨幣貶值仍屬小巫。

封建諸歐再啟多貨幣競爭時代,幣值堅挺,14世紀甚至升值。各鑄幣者理解本幣必須在多國商人面前保持競爭力。愛德華一世重鑄貨幣,即為保證貨幣成色,誘使外商使用英幣考慮。現代中央銀行考慮完全相反,勢必視為天方夜譚。

就英法兩國而言,絕對君主制與通貨膨脹同時歸來。瓦盧瓦王朝與都鐸王朝皆為劣幣代名詞,甚至不如神聖羅馬帝國貧窮落後而有中世紀堅挺貨幣。革命起,英法命運分道揚鑣。法蘭西共和國貶值紀錄較列王更下一籌。英格蘭立憲君主制自安妮女王至一戰,英鎊價格保持二百年直線。此後,金幣與自由黨同時滅亡,紙幣與大英帝國同時威望掃地。

就已知之大多數時間段而言,貨幣堅挺與以下因素正相關:多國體系、各等級共治混合政體、強大貴族階級、不幹預或因無知無能而無法幹預;與以下因素負相關:大一統帝國、官僚理性統治、社會原子化平等化、有能力知識分子掌握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