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鮮卑 九 成漢衰落(第2/3頁)

東晉的這些將領,一個個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碰上北方後趙等國的進攻往往一潰千裏,卻把心思都用在“窩裏鬥”上了。北方雖然大亂,終究還是不同民族之間的爭鬥,而南方的內亂,則全是漢人自己的明爭暗鬥,雖比不上“八王之亂”時那麽亂,但每次也得鬥個你死我活。想想建康城也夠慘的,建國之初就給蹂躪了兩回,還全是給自己人搞的,漢人的野蠻勁,一點不亞於北方的胡人。

石虎看清了東晉的弱勢,親自給西南漢國的君主李壽寫信,共約瓜分江南之事。這個漢國就是當初李雄的成國,而國號的更改,原來也經歷了一番宮廷爭鬥。

李雄在位三十一年,執政以寬厚著稱,刑法簡約,蜀中成為當時的一塊“樂土”,各地來投奔的名士不少。

但到了玉衡二十四年(公元334年),李雄頭上忽然生了一個瘡,導致全身舊傷復發,膿瘡迸裂,不治而亡。

太子李班是李雄的哥哥李蕩之子,是個仁孝之人,卻不是做皇帝的材料。李雄死後,他雖即帝位,卻一心只在殯宮中服喪,將朝中政事都交給他的叔父、李雄的堂弟建寧王李壽處理。

這時,李雄的親兒子車騎將軍李越奔喪回成都。他認為李班並非李雄親生,心有不服,就和他的弟弟安東將軍李期暗中策劃推翻李班。

李班之弟李玝對此有所察覺,勸李班把李越和李期打發到外地,以免留在成都生事。李班卻認為李雄尚未下葬,不忍心下令,還對李越等人誠心相待,反而覺得李玝太過多疑,把他派到涪城去鎮守。

李越卻不懂感恩戴德,他乘李班晚上在殯宮中哭喪的機會,將他殺死,同時又殺死其兄李都,奉李期為皇帝,改元玉恒,這也就是成幽公。

李期即位後,任用自己的兄弟李越、李霸及親信景騫、許涪等,將李壽等人派往外地。

李期荒淫無度,濫殺無辜,所作所為和他的父親完全相反,成國的政治開始敗壞。李期的哥哥李霸、李保無病而死,宮中傳說是李期毒殺,這引起了大臣們的恐懼和不安。接著李期又鴆殺了李壽的養弟安北將軍李攸,為最後除掉“眼中釘”李壽做準備。

李期與李越、景騫等人謀劃突襲李壽,並約定以焚燒成都市橋為號發兵。李期不放心,又幾次派許涪前往李壽住所,刺探他的動靜。

李壽也是個十分機警的人,李期即位後,他感到殺機四伏。有個巴西的壯士龔壯,父親和叔叔都被李雄的父親李特所殺,一直想找李特的子孫報仇。李壽與他結交甚厚,龔壯慫恿他西取成都,成就大業,李壽聽後終於下定決心,以攻代守。

成幽公玉恒五年(公元338年),李壽假造了妹夫任調的來信,信中說李期要加害他,將這封信交給手下將士看。將士們群情激憤,李壽便以將軍李弈為先鋒,率一萬大軍從駐守的涪城前去攻打成都。

李期哪裏能料到李壽的行動如此之快,成都城內根本未曾設置防備。李壽的世子李勢正在朝中做翊軍校尉,這一來就成了內應,他打開城門迎接李壽軍隊,李壽派兵守在宮門。

還沒召集起軍隊的李期成了甕中之鱉,尷尬之余,只好派人犒勞李壽的軍隊。李壽先上奏李越、景騫等人亂政,將這些李期的同黨親信全部除掉,然後又假傳太後之命,廢李期為邛都縣公,軟禁在冷宮中。

李期失勢,在寂寞中哀嘆說:“天下之主如今卻成了一個小小的縣公,還不如死啊!”就自縊而死。

李壽消滅了李期的勢力,大臣羅恒、解思明等人勸他不要再做皇帝,改稱成都王,向東晉稱藩;而妹夫任調等則勸他稱帝。

李壽就讓占蔔師給他算命,占蔔師的結論是:“可做數年的天子。”

任調高興地說:“天子做一天也夠了,何況數年呢!”

解思明搖頭道:“數年的天子,怎麽比得上百世的諸侯呢!”

李壽回答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把稱帝視為“道”,而且坦白地說出來,李壽的價值觀的確很有意思。)

李壽即皇帝位,改國號為漢,改元漢興。因為這個漢國就是從前的成國,為了和西漢、東漢、蜀漢等其他諸漢區別開來,歷史上把李壽的這個漢國稱為“成漢”。在十六國中,成國和成漢是同一個國家。

盡管李壽改了國號,並努力把成漢恢復到李雄在位時的狀況,然而經過連續三朝的變亂,成漢的頹勢已經不可阻擋,關於稱帝一事也已遭到朝中大臣的質疑。

石虎向李壽要求共滅東晉,李壽本人十分激動,並征集兵糧,親自主持閱兵儀式,但在閱兵式上以解思明為首的大臣們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苦諫李壽,李壽終於下令中止伐晉的準備,從大臣到普通士兵一齊高呼“萬歲”,可以看出到了這個時候,成漢已經自身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