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四章 維新真相(第3/7頁)

密談了什麽不知道,但肯定不會是伊藤博文在教李提摩太學日語,因為就在這幾天,維新派上奏給光緒的折子裏,第一次出現了“合邦”這個詞兒。

而且也不是中英日三國合邦了,而是變成了中日英美四國合邦,也不知道這裏面又有美國人什麽事兒了。

然後在9月16日,也就是光緒在宮中接見袁世凱的當天,直隸總督榮祿收到消息,稱有英國艦隊出沒於秦皇島附近海域,第二天,英國人又出沒在了塘沽一帶。

榮總督當下就派人前去交涉,想要探個究竟,而英國人的回答則有些出人意料,說俄國馬上就要入侵大清了,我們是來保護你們的。

因為之前沒有任何關於俄國入侵中國的情報,而且此時也完全沒有一丁半點的征兆,所以榮祿當然不信了,但也不得不防——不管是俄國要入侵,還是英國人想趁火打劫,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件,於是他便拍了電報給袁世凱,要他趕緊回來——這便是袁世凱匆匆離京的真正原因。

其實後來查明俄國要入侵一事純粹是謠言,而造謠者不是別的,正是英國人。

至於造謠的動機雖然至今尚且不明,但後世很多學者都認為,英國造謠沙俄來襲完全是為了能給自己找一個派艦隊來大清領海的機會,而之所以要來大清領海,很有可能是為了給清廷施壓,以促成所謂的合邦事宜。

而在9月18日康有為見伊藤的時候,本來是想好好談一談合邦一事,但因為當時的伊藤博文已經對大清變法基本喪失了信心,態度相當冷淡,因此也只能是暫且作罷,不過無論是康還是伊,兩人實際上都沒有放棄這個方針,因為就在9月20日,維新黨人將合邦後的具體計劃也給草擬了出來——中,日,英,美合為一國,各自原有政府全部作廢,從四個國家裏再選出百余人,組成新政府,新政府擁有管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的大權。

我要是慈禧,別說在頤和園裏,就是在南極度假那也得連夜趕回去。

要是走晚了,祖宗的基業搞不好就真的要被那群孫子給拿去賣了。

而就在這套駭人聽聞的合邦計劃正式出爐的當天,伊藤博文進宮見了光緒。

作為一國之君,光緒當然不能像康先生那樣行弟子禮,可卻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只不過他心情不太好,這當然是因為慈禧的歸來。

此時的伊藤博文因為已經基本看透了大清變法的本相,所以也就不再抱有認真的態度,而是非常敷衍地對光緒說道:“皇帝陛下您這些日子來搞的這維新變法,實在是太好了,是大好,不是小好,這大清振興,指日可待。此乃亞洲之大幸,就連我這外國人,也忍不住跟著一塊兒欣喜了起來。”

光緒沒有聽出這其中的敷衍,只當是在誇贊他,於是非常高興,不過嘴上還是謙遜了一番:“貴國維新大業,乃系侯爵閣下一手所創。世界各國無不景仰贊美,朕亦感佩於心。我大清和貴國同在亞洲,相距較近,今日今時亦正在變法,侯爵曾手創大業,必知其中利弊。還望不吝賜教啊。”

伊藤博文連連點頭:皇帝陛下只要有想問的,到時候盡可以差人來問,只要在下知道的,一定全都告訴您。

光緒也點了點頭,說衷心希望清日友誼地久天長。

然後,這一天的雙方會面,就這麽草草地結束了。

其實無論是伊藤博文還是光緒帝,都沒什麽說話的心思。

前者覺得說了也是白說,練嘴皮子有什麽意思;而後者則是因為慈禧——那一天會見,老太太在幕後垂簾監聽。

光緒隱隱約約地覺著慈禧突然從頤和園回來必然象征著即將要帶來一場暴雨狂風,可這暴雨會下多大,狂風什麽時候吹起來,他並不知道。

其實他不用知道,因為很快,該來的就來了。

21日,多日不在朝堂之上出現的慈禧太後突然駕臨大殿,然後召集了慶親王奕劻以及各軍機閣老等重臣。

當然,還有光緒。

太後先是讓大臣跪在了右邊,接著又讓光緒跪在了左邊。

然後,老太太突然猛地一拍龍案,指著光緒的鼻子怒喝道:“天下乃是祖宗的天下,你何敢任意妄為!這些大臣,都是我多年歷選,留以輔佐你的,你竟敢任意不用!還敢聽信叛逆蠱惑之言,變亂朝綱!康有為是個什麽東西,能勝於我選用之人?康有為之法,能勝於祖宗所立之法?你難道昏頭了,不肖竟至於此!”

罵完,歇了口氣,再向右一轉,指著那些個大臣:“皇帝年少無知,你們這些人為何不加以勸阻,以為我真不管,聽他亡國敗家嗎?”

這話分量很重,以至於大臣們根本不敢接茬兒,只是一個勁兒地磕頭,跟搗蒜似的,邊磕邊說臣有罪,臣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