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章 約和馬關(第3/6頁)

聽完這些,陸奧宗光不禁長嘆了一口氣,而屋子另一邊的伊藤博文則目測已經暫時徹底喪失了語言功能,一個人戳在那裏發愣。

生平第一次,他以切身的體會明白了自己當年的攘夷天誅是一種多麽愚蠢多麽危害國家社會的行為了。

“殺。”將近沉默了二十分鐘,伊藤博文才緩緩地開了口,“殺了那個狗屁愛國青年,以示賠罪。”

陸奧宗光很憂慮地搖了搖頭,說這事兒恐怕不是殺個人就能擺平的。

他說得沒錯。

李鴻章遭槍擊一案當天就通過電報傳遍了大江南北,西洋各國紛紛予以了最高級別的譴責。

德國領事表示,本來日本提出的休戰方案就已經很苛刻了,現在又發生了槍擊事件,這讓西洋諸國對日本的感情更加惡化,希望日本能對此做出相應的行動,以消除事件的惡劣影響。

英國公使表示,歐洲列國普遍對此次事件的發生表示遺憾,大英帝國將盡快敦促日方給出妥善解決方案。

美國公使表示,這是一起嚴重的、野蠻的暴行,原本應該受明治政府全方位保護的全權大使李鴻章,居然在和談期間於日本遭襲負傷,簡直是恥辱,日本方面應立刻拿出姿態,馬上停戰並接納清國的全部要求。

還有俄國公使,也表達了對此次事件的憤慨之情,同時也認為列強應該立刻站出來幫助大清調停,不能讓日本的魔爪一步步再這麽深入下去了。

以上就是歐美各國對此事的大致反應,雖說個個都是義正詞嚴,一副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但實際上大夥心裏都明白,這哪是什麽主持正義,無非是想利用此事給日本施壓,讓他們少從大清那裏撈好處,不然日本人撈完了,西洋人就沒得撈了。

當然,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盡管滿世界走的都是裝逼犯,但還是依然存在著表裏如一的正直之輩的。

比如有個國家的外交大臣就緊急約見了日本公使,表示這回暗殺事件其實對整個事態起不了多大的影響,但是,麻煩總歸還是有的,為了避免這種麻煩,你們可以跟我們結為同盟,把從清國那裏得到的利益分我們一點,然後我們就會幫助日本對付其余西洋列強,兩國共同進退。

能如此光明正大節操掉一地地跑來敲詐勒索的國家,放眼當年的全宇宙,有且只有那麽一個,那便是意大利。

對此陸奧宗光的回復是,找你的德意志去吧!

可話又得說回來,面對全地球的聲討,日本方面也著實有些hold不住了。關於此事,當時朝野大致分為兩撥,一撥人覺得,為了避免那不斷撲面而來的口水,幹脆來個瞞天過海,死不承認,比如廣島的一份叫備蕓日日新聞的報紙就準備頭版大標題——《李鴻章自殺未遂》,想把這樁殺人案給顛倒黑白成自殺案。

我可以很負責地說一句,對日本來說,如果這份報紙真的給印出來了,那將成為比小山豊太郎槍擊李鴻章一案更大的國恥。

好在這世道還是明白人多,備蕓日日新聞尚在印刷廠,廣島地方政府就直接出動警察,強令其停刊發行。

所以最終是第二撥人占了上風,他們認為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坦率地賠罪認錯,這樣才是文明國應有的風範。

賠罪分兩路方案進行,第一路是從感情方面入手。

25日, 即遇刺的第二天,《國民新聞》創刊人,日本近代新聞界元老級人物德富蘇峰代表全日本的傳媒業發表了對李鴻章的慰問狀,稱這是一起非常不幸的個案,自己謹代表日本國民向閣下表示歉意,同時也希望閣下能安心地留在日本並在接下來的日子好好體會一下真正的日本精神——溫和與善良。

對此李鴻章表示自己理解這是個案,這當然是個案,這肯定是個案,這要不是個案那還了得?

接著,其他的報社和各縣知事,各地人民代表,貴族院等各種機構各種人等或親自前來或拍出電報,紛紛對李鴻章遇刺表示慰問,同時也希望他能留在日本養傷,慢慢養傷。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想讓李鴻章留在日本是真的,因為一旦老爺子撒手回國了,那這事兒麻煩可就大了,你是接著打呢還是接著談?接著打那絕對是在給西洋列強直接幹涉找口實,要接著談,誰還敢來談?前赴後繼地跑到你日本來趕槍子兒麽?

為了留住李鴻章,在繼這些亂七八糟的閑雜人等之後,真正的重量級人物也出場了。

同日(25日),天皇陛下在親切詢問了李鴻章的傷勢之後,下發了一道聖旨:“朕知道,清國與我日本目前正處於戰爭狀態,然而既然對方已經派使臣前來和談,而我國也委任了全權大臣,那我們就應該按照國際慣例,賭上國家的信譽來負責對方使臣的安危,可沒想到卻發生了如此不幸的事件,朕只能深表遺憾,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將犯人繩之以法,並嚴懲不貸,以期勿損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