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二章 東鄉平八郎(第3/5頁)

不過事後東鄉平八郎承認,雖說是開玩笑,但的確動機不怎麽純。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從來就是不共戴天,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順便再說一句,乃木希典是長州出身,而東鄉平八郎是標準的薩摩人。

盡管這兩個藩在江戶時代末年曾經聯手推翻了德川幕府,不過由於人類的天性是容易共患難卻很難同甘甜,革命勝利之後,已經成為明治政府高官的兩藩武士們,幾乎在瞬間,就完成了從昔日戰友變為今日政敵的翻臉轉變。

而在軍界,也出現了完全一樣的景象,同時,由於長州人多混陸軍而薩摩人多在海軍,所以也就理所當然地造成了陸軍跟海軍之間的敵視。

換言之,所謂的舊日本陸軍與海軍之間的互不待見,其實最開始不過是長州跟薩摩兩藩武士的不和罷了。

所以淡定如東鄉平八郎者,也不肯放過吐槽長州人乃木希典的機會。

他出生在鹿兒島城下的加治屋町,是藩士東鄉實友的兒子,然後還有一個很厲害的遠房祖先,叫東鄉重位,此人是薩摩示現流劍道的創始人,這套劍法算是薩摩藩的招牌武功,大致類似於華山派的獨孤九劍這樣一個地位。日本以前拍過一個叫帶子雄狼的古裝劍俠片,主人公的原型就是這哥們兒。

再回頭來說東鄉平八郎,這哥們兒在年僅14歲,尚且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便被薩摩之父島津久光給看上,先是招他進城當了一名光榮的貼身侍童,然後又把他給下放到基層去鍛煉——在薩摩沿海炮台當炮兵。

盡管炮兵這個職業長期以來都被很多人給誤解,認為沒啥了不起,也就是戴綠帽背黑鍋別人睡覺我點炮,但在江戶時代,能夠成為一個真正可以有資格放炮的炮兵,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在當時,大炮屬於高精尖武器,不是一般人能碰的,因為弄得不好角度調差了,那炮口就對準自己了;其次,大炮殺傷力巨大,親自點炮的那個人,一定要是久經考驗的革命戰士,如若不然,你心存對國家和政府的不滿,故意掉轉炮頭,惡意報復偉大領袖島津久光同志,那就完蛋了。

所以,東鄉平八郎能夠擔任如此光榮且責任重大的職務,那純屬組織對其信任,也是島津久光同志的有意栽培。而他也確實沒有辜負上頭對他的殷切期望,發憤圖強,苦練殺敵本領,做到了又紅又專,然後,革命小將東鄉同志在炮兵這個崗位上,迎來了他第一次戰鬥。也就是文久三年(1863)的薩英戰爭,這一年,他只有15歲。

這場戰爭的起因非常無聊,是因為薩摩藩的武士在橫浜鄉下砍了幾個沖撞了大名隊伍的英國人,之後又非常強硬地拒絕了英國政府要求道歉的交涉,這才惹毛了日不落帝國,不遠千裏派了艦隊來到薩摩實施報復。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用炮艦轟要塞的例子。

話說那一年7月,英國艦隊在旗艦尤裏阿拉斯號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薩摩藩的領海,當時薩摩雖說修了不少炮台,但大炮總共不過80門,而英國艦隊這次來,總共攜帶了100門,其中還有21門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阿姆斯特朗炮,所以不列顛人自信滿滿地無視了天氣以及放棄了戰術研究,在一個吹著狂風下著暴雨的天氣裏,直接把船開到沿岸,進行大肆炮轟。無畏的日不落帝國的子民充分向全世界展示了大英帝國的船堅炮利,僅數小時內,就造成了350多間民房被毀的慘劇。

但是,因為轟得太開心太high的緣故,導致英國人沒注意到在薩摩的海岸上還是安裝了那麽幾門大炮,所以自然也沒考慮到自己的軍艦是否在對方大炮的射程之內,於是,杯具就此被擺上了茶幾。

一發炮彈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尤裏阿拉斯號的船長室,一聲巨響響起的同時又冒出了一聲慘叫,艦長喬斯林古大尉被轟了個正著,當場就這麽掛了。

艦長一死等於是群龍無首,整個尤裏阿拉斯號便亂了,大家誰也不知道該怎麽著好,就在此時,其他的幾門薩摩大炮也一起轟鳴起來,趁機落井下石地將炮膛裏的炮彈一並砸向敵艦,最終導致了英國的這艘旗艦重傷而逃。

事後論功行賞,就是讓每個炮手自報自己當時瞄準的是敵人的哪艘軍艦以及軍艦的哪個位置,輪到小炮手東鄉平八郎的時候,他說道:“我瞄準的是旗艦的船長室。”

這麽說的就他一個,換句話講,尤裏阿拉斯號的船長,是被這位年僅15歲的日本少年給打死的。

在由衷感嘆東鄉平八郎是個厲害主兒的時候,也不由得讓人感到陣陣寒意,要說戰爭還真是夠殘酷的,論年齡不過是個初中生,居然就不得不要點炮殺人了。

從那之後,東鄉平八郎憑借此功勞開始在薩摩藩內嶄露頭角,並被島津久光親自安排參加了薩摩的海軍,從此往後,便坐在了軍艦上乘風破浪,轉戰日本各處海域,參加了推翻幕府的各種海上作戰,不過因為此時的平八郎不過是一個軍艦上的炮兵隊長,所以也起不了什麽決定性的作用,說白了也就是湊個熱鬧,長點經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