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二章 超越盛唐,吉備真備的強國夢(第4/11頁)

“宮中的大夫無非是世代醫家,靠了祖宗的名氣才能混上一口飯罷了,並不代表他們有多大的能耐,更何況從你所說的症狀來看,這太後應該得的是心病,心病讓我這個開導普度別人的高手來治,那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下道真備知道玄昉在想什麽,和一回國就加官進爵,備受天皇皇後寵愛,還在親王身邊當老師,正值春風得意的自己相比,同樣是遣唐留學生,同樣在專業領域裏奮發讀書了十七年,同樣受到過玄宗皇帝的青睞(曾受賜三品紫衣袈裟),同樣也帶了大批經典回國(玄昉帶得更多,佛經5000卷),但這時的玄昉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和尚,從天皇那裏得了一些最基本的俸祿和賞賜罷了,和當時在船上那滿心衣錦還鄉的憧憬全然不符,他並不是沒有能力獲得這一切,只不過缺少一個機會罷了。

大家都是朋友,幫一把也是應該的。

“不過,給太後治病可不比平常,萬一出了什麽事你可別連累我。”真備說道。

“那時候貧僧自行了斷就是,放心吧。”

天平八年(公元736年),通過下道真備和阿倍內親王的溝通,玄昉走進了皇宮,又走進了藤原宮子住的那間小屋。

眼看著藤原宮子就要鬧將起來,玄昉連忙揮手趕走了左右,然後說道:“你別怕,我是海龍王派來的使者。”

一邊說,一邊從懷裏摸出了一張已經變得更加皺更加臟的南海龍王畫像。

奇跡出現了,老太太一下子就鎮定了下來,呆呆地看著眼前的和尚與那張畫。

“你有何不快,可以對我說,我一定會轉達給海龍王大人。”

結果當天這事就傳遍了皇宮,說老太後多年來頭一次在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情況下,非常平和地見了一個陌生人。

之後一連數月,玄昉天天往太後寢宮裏鉆,緊接著各種流言蜚語層出不窮,尤其是坊間,甚至連太後已經為當今聖上生了個小弟弟這種謠言都有,以至於聖武天皇不淡定了,他很想從此不再讓玄昉進宮,可又做不到,因為除了最初的那幾次,之後每回玄昉來給太後治病,都是應太後召喚前來的,你真要在門口擋駕,保不齊老太太又折騰出什麽幺蛾子來。

只是天皇怎麽都弄不明白,那玄昉到底是怎麽做到的,難道他真的有神力?

當然不是。

這就要從藤原宮子的出身說起。

這位老太後雖說明面上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兒,但其實只不過是以藤原家女兒的身份嫁進皇宮的,她真實的出身是在紀州(和歌山縣),也不是什麽貴族千金,而是個海女。

海女就是潛水魚師的女兒,潛水魚師就是以下海摸珍珠摸鮑魚為生的人,在古代日本是個很常見也很危險的職業,往往是夫妻搭档,由妻子帶著繩索負責潛水。繩索上有稱為“分銅”的重錘可以加速潛入,浮上時海女會拉扯繩索為信,由丈夫拉繩加速上浮。

名著《枕草子》中,就有關於海女家族的描述。

卻說當年文武天皇出巡紀州行宮的時候,在海邊邂逅了或許正在捕魚或許正在曬太陽的某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海女,見慣了宮廷裏的矯揉造作,猛地遇見這麽個原生態的姑娘,就好像王子看到了灰姑娘一般一見鐘情上了。

但海女畢竟是海女,地位那是相當下賤,就算再漂亮也不可能娶進宮裏當妃子,要知道當時皇宮裏頭哪怕是給天皇端馬桶的,都是豪族家的女兒。

就在這個時候,藤原不比等橫空出世了,他把那個海女收養為自己的女兒,改名藤原宮子,有了這個身份,那海女便能名正言順地嫁進皇宮了。

可這顯然並非是什麽好事。

雖然嫁入豪門,從此過上了所謂的幸福生活,但宮廷內部的鉤心鬥角,和周圍人之間身份的巨大差異,都讓藤原宮子沒有辦法習慣自己的新生活。

你或許可以用自由來換富貴,但你終有一天會發現,自由永遠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的。

這也就難怪會得產後憂郁症了。

而玄昉正是在知曉了這一切後,才會以海龍王使者的身份進宮,代表海龍王來傾聽這位海的女兒的心聲。

果然很有效。

其實治心病跟治身病一樣,也是“望聞問切”四個字,只要掌握了一切,再加上足夠的開導,自然能妙手回春。

經過一年的努力,天平九年(公元737年),藤原宮子的產後憂郁症痊愈了,老太太幾十年來頭一回走出了那間小屋子,也頭一回見到了自己的兒子聖武天皇。

同樣,天皇活了大半輩子也第一次看清了自己親娘長啥樣,這一份內心的激動不言而明。

激動之余,他決定好好賞賜大功臣玄昉一番。

葛城王不失時機地上奏表示,玄昉這一年裏實在勞苦功高,應封他做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