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八章 “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第3/5頁)

這就跟人與人相處是一個道理,能夠把你當兄弟看待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一個天天稱你幹爹或是要你認他做幹爹的人,你會把他當成朋友嗎?你敢把他當朋友嗎?

於是我們完全有理由說一句,廄戶王子的那封將推古天皇稱為天子的國書,絕對不是對中國的無禮之舉,它最多是反映了當時倭國人或者說廄戶王子本人想要努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不輸給對岸中華帝國的強盛大國的期望罷了,這種想法當然沒有任何過錯,故而所謂的沙文主義腎上激素也完全不必在此爆發。

雖然隋煬帝並不打算跟倭國做兄弟。

數日後,小野妹子再次進了王宮,並且收到了楊廣親筆寫好的回信。

回到驛館,他偷偷將其打開,想看看上面到底寫了些什麽。

結果才看了一眼,妹子就傻了。

因為在這封回信裏,第一行第一句是這樣寫的:“皇帝告倭王”。

皇帝,當然是楊廣;倭王,則是推古天皇。

完全一副居高臨下的親爹姿態。

此外,該信通篇的格式,也嚴格遵照了中國歷來皇帝寫給諸侯文書的格式,同時文中措辭比較激烈且態度相當強硬,大有一副倭國國王欠他多還他少的架勢。

心知壞了菜的小野妹子一連幾宿都沒睡好,絞盡腦汁在那裏想對策。但不管他怎麽想,都沒能得出個所以然來。

這一年八月,在隋朝使節團陪同下,小野妹子踏上了回國的路程。

使節團的團長是裴世清,之前已經提過了。

裴世清跟楊廣完全不是一類人,這家夥比較樂善好施,跟誰都能走得近,跟誰都能自來熟。估計也正是因為這樣,皇帝才會安排他做外交官接待那些小邦附庸的使臣們。

一行人於當月末抵達了倭國首都飛鳥,然後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

據說那天廄戶王子先是派出了兩百名騎兵打頭,出城數十裏前來迎接,然後一路上設置儀仗隊,敲鑼打鼓地歡迎大隋使者來倭。

當隊伍抵達王城正門,早已等候多時的廄戶王子身著紫色綾羅,率百官行漢禮,一字排開地前來恭迎。裴世清一看這陣勢,也連忙下了車駕,走上前去行禮答復。

兩人見面,廄戶王子似乎顯得特別高興,一邊作揖一邊就說:“聽說大隋在我倭國西方,乃名揚四海的禮儀之國,而我倭國乃一介蠻夷,偏居海隅,不識禮儀,孤陋寡聞,以至久不相見。今貴客遠來,特意清掃道路,裝飾館會,以待大使,希望聽到來自泱泱大國的文明教化。”

雖說這話聽著就知道是客套,但廄戶王子的演技相當不錯,一副“遠方的親人啊我總算把你盼來了”的腔調。

而那邊的裴世清毫不示弱,也非常淡定地吐出了一套官話:“我大隋皇帝的威德與天同高,恩澤遍流四海,並以王道開化諸邦,故特地派遣我來你這裏宣旨傳諭,遞交國書。”

兩人一番空對空之後,廄戶王子表示這八月的艷陽天熱得很,我們家大王早已準備好了國宴,要不進去邊吃邊聊?

於是一幫人便在王子的帶領下,來到了宮殿之內。

雖說是倭國的國宴,但無論是用的鍋碗瓢盆還是席間侍者們的穿著打扮,都是百分百地從中國學過來的,尤其是鍋碗瓢盆,幾乎就是清一色地原裝進口,這讓裴世清充分感到了一股清爽的家鄉氣息。

此外,最讓他中意的,則是擺在自己面前的餐具——筷子一雙,勺子一把。

陪同在座的倭國君臣們,也使用著同樣的家夥。

這就表明至少從那時候起,日本的上流社會就已經普遍把筷子當成了日常吃飯的工具了。

國宴過後,裴世清與推古天皇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親切交流,雙方你來我往地將客套話藝術發揮到了極致,雖說陪同在旁的廄戶王子心中不時會掠過一絲疑惑:說好的國書呢?

而裴世清似乎是看出對方在想什麽,所以在跟美麗的女王歡聲笑語的同時也不忘順道一提:“這次我大隋的皇上有親筆國書一封,特地要我呈給殿下。”

推古天皇點點頭,說那你就呈上來吧。

裴世清搖搖頭:“國書交給了小野大人,應該在他手上。”

然而小野妹子這時候並不在場,其實他連國宴都沒參加,目送隋朝使節團進了王城之後便找了個借口回家去了。

推古天皇表示反正也不差這一會兒,幹脆明天再說吧。

此時廄戶王子站了起來,說自己這幾天身體一直都不好,現在正襟危坐了那麽久,實在是挺不住了,大王您看是不是能讓我先去歇著?

在得到批準之後,王子迅速趕回了自己的寢宮,然後差人以最快的速度去了一趟小野家。

很快,小野妹子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