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宮三案(第2/2頁)

紅丸是“無性純紅丹”,最早是萬歷皇帝的爺爺嘉靖時陶仲文煉成,說吃完可以長生不老。這種紅丸的制作方式很有意思:用處女首次月經來潮的經血做藥引子,把收集來的處女經血放在金質或銀質的器皿中,再加上半夜采集來的第一滴露水,而後放入烏梅等各種東西,連續煮七次,使藥物濃縮成黏稠狀態,這時再加進乳香、松脂,以火提煉,最後煉成丹丸。陶仲文還說:這種丹丸必須以晨起采得的露珠或初為人母者得乳汁調服才能奏效。為了煉這種丹藥,嘉靖選了一千多名十歲到十四歲的少女入宮。

紅丸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所以使朱常洛精神一振,藥力刺激以外,也不排除所謂“回光返照”的作用。本來就身體虛弱的朱常洛再吃這種東西,自然就小命難保了。如果與朱常洛的曾祖父嘉靖皇帝比起來,朱常洛的體格真是差得太遠,嘉靖服用鉛汞砷等丹藥二十年才吃死,而他的曾孫只吃了一次就掛掉了。

此事朝野上下議論紛紛。有人說朱常洛是服紅丸而死,也有人說與紅丸無關;有人說是惑於女寵,是鄭貴妃有意加害,此案從此開始一直爭吵了八年,成為天啟朝東林黨與閹黨黨爭的題目之一。

朱常洛死後,屍骨未寒,又發生移宮案。在明軍薩爾滸之戰的當月,明熹宗的母親王才人病死。王才人原來是在東宮伺候皇太子朱常洛的宮女,直到生下朱由校後才封為才人,因長期遭到朱常洛寵妃西李選侍的淩辱,抑郁而死。那麽,移宮案是怎麽一回事呢?“移宮”就是從一個宮殿搬到另一個宮殿,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在當時卻出事兒了,移宮案包括“避宮”、“移宮”兩個階段。

先說“避宮”,朱常洛病死後,西李選侍采納了手下太監魏忠賢的建議,為了控制明熹宗,要求他與自己同居幹清宮,她將明熹宗軟禁在了幹清宮。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乘西李選侍不備,帶明熹宗出來,魏忠賢等太監追出來。明熹宗的衣袍都被追趕的太監撕壞了,但明熹宗還是逃出了虎口,當然,這只虎是母老虎。大臣們把明熹宗安排到慈慶宮,明熹宗就這樣擺脫了西李選侍的挾制,這件事情史稱“避宮”。

再說“移宮”。朱由校避住在慈慶宮,西李選侍依然在幹清宮。而明朝皇帝上朝都在幹清宮,換句話說,明熹宗沒有了上朝的地方。為了讓西李選侍盡快移宮,兵科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多次上奏,被明熹宗采納,西李選侍搬出幹清宮。這就是“移宮”。

經過這明宮三案,明朝上層建築一片大亂,東林黨失敗,閹黨完全控制了朝政,而熊廷弼為人正直,不願黨附閹黨,閹黨給事中姚宗文在朝廷散布流言蜚語,煽動一些人攻擊熊廷弼,必欲去之而後快。禦史顧慥、馮三元、張修德,給事中魏應嘉先後彈劾熊廷弼。泰昌元年九月,罷熊廷弼職。十月,以袁應泰代之。至此,遼東剛有起色的局面被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