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1990年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990年10月3日,前東德組成了五個新的聯邦州與西德合並,版圖擴大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了一個嶄新的國家,重心向西側傾斜。盡管之前的西德基本決定了兩德統一的條件,並為統一後的德國設定了基本的憲法和制度框架,但此時的德國已經和西德有了很大差別。德國各地區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已不再整齊劃一,隨著共產主義政權的失敗和冷戰的兩極世界的結束,國際局勢也發生了巨變。由於諸多原因,以柏林為首都的新共和國代表著德國歷史進入了新階段。

但事實上,在統一的時刻,樂觀的民眾並沒有料到,將垮台的共產主義國家並入成功的資本主義經濟體,這一前無古人的嘗試所造成的混亂,要比他們想象中大得多。西德人也沒有預料到,他們必須承擔巨大的重建成本,找工作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失業率不斷攀升,等等。由於東德基礎設施的現代化需要資金,稅收也越來越高。古老、富裕、沾沾自喜的西德本可以緬懷過去,然後宣布自己是第一個“後民族的民族”,但這時卻發現不光是歐洲舞台,連世界舞台都需要德國的積極參與。而短期內,隨著西德人進入東部的聯邦州,並按照西德的標準重組東德的政治和經濟結構,東德人發現自己被卷入了更大的混亂中。

最初,資本主義經濟對東部的聯邦州產生的影響主要在就業以及生產、財產的私有化領域。由於引入了西部的工資和物價體系,世界市場帶來的激烈競爭令效率低下的東德企業難以承受,這些企業的生產設備極度落後,現在還要支付高昂的人工費用,根本難以為繼。很快,失業率就大幅攀升。婦女失去了政府補貼和企業創辦的兒童保育設施,再加上國內分工背後根深蒂固的性別觀念,女性受到失業率上升的嚴重影響。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中年人,他們離退休尚早,而接受培訓、掌握新技能又太晚。另一方面,許多年輕人卻有了新的機會接受教育和培訓,發展事業。政府對財產采取歸還而非補償政策,成立了信托機構,將原先被東德征用、成為“國有”的私人財產返還原主或合法的繼承人。這個政策導致了無數的財產爭端,將大量的東德人從多年苦心經營的住所和土地上趕了出去。由於諸多原因,向西的移民潮還在持續,人們到西德尋求更好的生活和就業環境,東德的人口持續減少。

在這投資和重建的十年裏,盡管一些人在經濟上受到了嚴重影響,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存活下來的東德產業大多數成功“優化”,破舊的住房煥然一新,鐵路等基礎設施得到了重建,交通方式實現了現代化,西德消費市場向東擴展。雖然1990年的東德看起來可能比30年代的德國還要破舊,但到了21世紀早期,前東德的許多地區表面上已經和大部分的西德地區沒什麽兩樣了。市中心基本翻新過,在嶄新的墻面間偶爾會看到衰敗、廢棄或半舊的大樓,這時才會讓人注意到,這些改變不過是在朝夕之間。在更小的市鎮和村莊中,大多數住房剛刷上灰泥和白色塗料,鵝卵石街道也換成了柏油碎石路,東德完成了物質的轉變。年代較遠的樓房墻面在1945年以後曾經一直存留著戰爭時期的汙跡,但這些汙跡在這一時期也被迅速清除了。他們還在社會主義新鎮的荒涼住宅區內設置了新的便利設施,西德的車輛在街道上隨處可見,空氣裏也沒有了褐煤的煙塵和“特拉比”(Trabi)牌老爺車的尾氣。

統一後的新首都柏林的重心逐漸東移。亞歷山大廣場和菩提樹下大街一帶越來越熱鬧,曾經單調的共產主義首都反而更像“中心”了。相比之下,西柏林動物園火車站附近的選帝侯大街則漸漸失去了人氣,一排商店顯得越來越俗氣。原本屬於無人區的柏林墻沿線,開始了驚人的修建計劃。這道傷口是國家分裂的最明顯印跡,如今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跨國娛樂產業的摩天大樓、波茨坦廣場的大企業、貝爾維尤宮總統府附近新設計的政府總部、完全恢復後的德國國會大廈,以及在城市快捷鐵路通往波茨坦沿線的格裏博尼茨湖附近、先前的死亡地帶上建起的簡樸樓房和家庭住所。只有柏林墻殘留的混凝土磚矗立在那裏,提醒著人們過去發生了什麽。對於那些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來說,他們根本無法想象腓特烈大街車站這一跨境關口究竟見證了怎樣的人類情感,荒涼的等候區、安全警察亭和保安辦公室,變成了鞋店、手機和電子產品商店、報刊經銷商和雜貨店,美化後的新車站更像是現代的西部機場或火車站。史塔西高官埃裏希·梅爾克(Erich Mielke)的辦公室變成了博物館,因此位於諾曼大街的前史塔西總部看起來也沒那麽可怕了。就這樣,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印跡在柏林變化了的環境中漸漸隱去,它們與第三帝國、魏瑪共和國、輝煌的帝國時期、肮臟的工業化時期的歷史遺跡,以及18世紀普魯士王國柏林的偉大時代的建築和雕塑一起,爭奪著人們對於歷史的關注。即便是那些有親身體驗的人,要記起剛被抹掉的過去,也需要努力地回想,或是到偏遠的、常被忽視的地區遊歷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