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悲情魏文長

五丈原上的這一夜,可謂漫長。

大敵當前,孤軍懸外,主帥突然病逝,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了,敵人如果得知這個消息一定會趁機發起攻擊,所以丞相去世的事在蜀軍中只有極少數幾個人知道。

此時論職務魏延最高,他是蜀漢的征西大將軍,比征西將軍還要高,論品秩更在九卿之上,地位遠遠高於丞相長史楊儀、丞相司馬費祎。打個比方說,如果魏延的軍銜是上將,楊儀、費祎連大校都算不上。但丞相去世時魏延卻不在身邊,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所有的事都是楊儀、費祎等人處理的,知道消息的至少還有姜維、王平、馬岱等幾個將領。姜維這幾年軍職升得很快,魏延就任征西大將軍後,姜維接任了他的征西將軍一職,相當於魏延的副手,而王平當時還只是討寇將軍,馬岱與王平的職務相當,或者更低一些。

諸葛亮臨終前對楊儀、費祎、姜維等人交代了後事,讓他們秘密撤軍,同時對撤軍的計劃也進行了安排,讓魏延負責斷後,姜維次之,還特意強調,如果魏延不執行命令,大軍可直接出發。之所以做出這種奇怪的決定,大概是考慮到蜀漢內部的團結問題。魏延跟楊儀之間關系很差,二人平時一見面就爭論不休,勢如水火,有一次魏延甚至舉刀要殺楊儀,楊儀痛哭不已,費祎則盡可能居中調解,看見他們實在爭執不下,幹脆就坐在他們中間,兩頭做工作。

諸葛亮把撤軍的事托付給了楊儀,實際上由他來統籌負責,這樣就不得不考慮魏延的態度了,所以才做那樣的安排,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心裏沒底,就讓費祎到魏延那裏試探態度。

那麽,魏延此時在哪裏呢?

魏延應該在五丈原下的軍營裏,他是作為蜀軍先頭部隊率先開進關中的,駐軍五丈原後,魏延可能仍率一部人馬在附近紮營,具體位置應該就在五丈原腳下。

史書有個記載,說剛來到關中時魏延有一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自己頭上長出了角,軍中有個叫趙直的人善於占夢,魏延就把夢中情景告訴他,問問吉兇,趙直向魏延說:“這是吉兆,你看麒麟,長著角但從來沒用它,這是敵人不戰而破的預兆啊。”說得魏延挺高興,但趙直沒說真話,他下來秘密告訴朋友說:“角這個字,上面是刀,下面是用,頭上用刀,看來是兇兆啊!”

當然,所有這些占星占夢都是附會之說,如果真有此事也純屬巧合。現在費祎來到魏延營中,通報了丞相病故的消息,這讓魏延大吃一驚,當他聽說現在的事都由楊儀來安排時,心裏更厭惡了,他沒有直接說反對楊儀,而是提出反對撤軍:“丞相雖然死了,我還在。丞相府的官員護送還葬,我來率領眾軍擊破敵人,怎麽能因為一個人的死廢掉天下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什麽人,應當接受楊儀的指揮,做一個斷後將軍嗎?”

魏延說得其實有道理,我堂堂一個上將難道要聽一個大校的指揮?論資歷、論威望楊儀都差了十萬八千裏,為什麽楊儀說撤就得撤?魏延的態度雖不讓費祎感到意外,但也讓他感到了憂慮,魏延把費祎留了下來,要跟他一起重新制訂作戰計劃,計劃完成後魏延又逼著費祎和自己共同簽署,並向下面的將領們宣布。

費祎現在只想脫身,就哄魏延說:“我現在就去向楊長史解釋,楊長史是個文官,過去很少參與軍事,他一定不會違背您的命令。”在耍陰謀詭計方面魏延顯然不行,他相信了費祎的話,放他走了。費祎一出營門就趕緊打馬飛馳而去,讓魏延感到有些不對勁,想去追趕已來不及。

魏延派人打聽五丈原上的情況,報告說楊儀等人正按丞相生前的部署進行撤軍,魏延知道自己真的被費祎耍了,於是勃然大怒。你們不是要撤軍嗎?那我就先撤了。魏延也不向楊儀等人通報,搶在大隊人馬之前撤了軍,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褒斜道的谷口在五丈原右側,五丈原上的人馬如果撤退,也得先從原上下來。

魏延做得更絕,自己通過後命人一把火把棧道燒了,等楊儀、費祎、姜維等人率其他各部蜀軍撤到這裏時只得在秦嶺山中重新開辟道路。

如果魏軍這時得到消息趁機發起猛攻,困在秦嶺中的蜀軍必受重創,但蜀軍的保密工作似乎做得不錯,等司馬懿明白是怎麽回事時已經有些晚了。

首先發現蜀軍有異樣的不是魏軍,而是五丈原附近的百姓,他們看到大批蜀軍離開軍營撤走就報告了司馬懿,司馬懿這才下令追擊,蜀軍已有準備,負責斷後的姜維突然率部反過頭來,揮舞旗幟、鳴響戰鼓,做出進攻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