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魏文帝治國

魏文帝曹丕在雄才大略方面的確遠遜其父,他接手的雖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攤子,開局也不錯,但後來這幾腳越踢越不怎麽樣了,在對孫吳方面反而讓對方占了上風。

天下已成三分,一大兩小,但大也有大的難處。仗打得實在太久了,官渡之戰那時候出生的人,到黃初年間都早已娶妻生子了,戰爭對一切都產生了嚴重的破壞力,人口銳減,經濟狀況更是一塌糊塗,小戶人家消耗不起,大戶人家過起日子更難,曹魏占的地盤大,包袱也更重。

早在稱帝後的第二年,曹丕下令改許縣為許昌,立長安、譙縣、許昌、鄴縣、洛陽為五都。對一個國家來說,同時有兩個首都尚且諸多不便,五個首都同時存在,這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見的。有人認為曹魏真正的首都是洛陽,其他四個地方類似於“陪都”。的確,曹丕稱帝後多次臨幸譙縣、許昌等地,但都是短暫居住或停留,大部分時間其實還在洛陽。

那麽,洛陽之外設行宮即可,為什麽特別明確“五都”呢?這在另一項詔令裏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曹丕在明確“五都”的同時,還在另外五個地方立下了石表,分別是:西邊的宜陽,北邊的太行,東北邊的陽平,南面的魯陽,東面的郯縣。這五個地方如果連接起來,剛好在曹魏的控制區裏構成了一個核心區。

宜陽在弘農郡,位於洛陽以西今豫陜交界一帶;太行即今太行山,古人認為此山居天下之中,秦漢時常以此山為地理坐標,有山南、山北、山東、山西之說;陽平不是漢中的陽平關,而是不久前剛剛設立的陽平郡,曹丕大概覺得鄴縣所在的魏郡太大了,就把該郡的東部分出設為陽平郡,治所在館陶,即今河北省館陶縣,把西部分出設為廣平郡,治所在曲梁,即今河北省邯鄲市的東北;魯陽是南陽郡的魯陽縣,袁術在南陽時長期以此為大本營;郯縣在徐州刺史部,當年在此發生過著名的郯城保衛戰。

曹丕下詔,該核心區稱為“中都之地”,是朝廷建設和防衛的重點地區,核心區以外的人如果想內遷給予鼓勵,各郡縣都不得阻攔,該項政策為期五年,五年期滿後又有增加。

這是一項收縮戰略,原因是各地人口都在銳減,人力資源已經出現了嚴重短缺,攤子鋪得太大不如集中起來。不過按照這個戰略,宛縣、襄陽、合肥等戰略要點都不在核心區域內,曹魏的攻勢有向守勢轉化的趨向。

洛陽是曹丕建設的重點,曹丕調新成立的陽平郡太守司馬芝為河南尹,專門負責洛陽重建工作。

司馬芝字子華,他也是河內郡溫縣人,但不在“司馬八達”之列,跟司馬懿雖同族,論起來卻比司馬懿長一輩。在曹魏官場上司馬芝的資歷也比司馬懿老得多,他早年曾攜母親避難荊州,曹操平定荊州後發現他是個人才,就讓他當了縣令,他為人正直、難於碰硬、不畏強勢,曹操在世時就擔任了魏國大理正,負責司法方面的工作。

司馬芝就任首都地區的行政長官,繼續發揚他愛民、務實、耿直、廉潔的作風,抑制豪強、扶持貧弱,地方治理有一定起色。司馬芝還不徇私情,他娶的是名臣董昭的侄女,宮裏有人想找司馬芝辦事,聽說他不好說話就托董昭幫忙,但董昭也不敢向司馬芝開口。

然而,重建洛陽的困難遠比想象的要大,最大的問題是人口,當時洛陽周邊十室九空,堂堂曹魏的京城不能建在“無人區”吧?曹丕決定從冀州富庶之地先遷10萬戶到洛陽周圍地區。

之前鼓勵大家向核心區遷移,前提是自願,強制遷移的政策一般很少使用,離鄉背井、前途充滿未知,即使白給首都戶口也沒有什麽吸引力,政策頒布後果然沒多少人願意來。

曹丕下令強制執行,各有關部門都認為不可,因為這樣容易引起民變。曹丕不聽,仍然強令推行,侍中辛毗覺得此事很嚴重,跑過來勸諫。曹丕知道他的來意,故意拉個臉,想讓他張不開嘴。

辛毗不管,問曹丕:“只說陛下要大批遷移人口,不知道是怎麽考慮的?”曹丕反問道:“先生認為此事不妥嗎?”辛毗說:“確實不妥。”曹丕不想跟這個老官僚糾纏:“這個嘛,我不想跟你說。”辛毗不幹:“陛下如果認為臣無能,可以把這件事交給有關部門,讓大家都來議議。臣所言非私事,是為社稷考慮,怎能遷怒於我?”

曹丕說不過他,站起來就走。想溜?那不行,辛毗跟著就過去了,一把拽住了曹丕的衣服,曹丕氣樂了:“佐治,你把我抓得也太緊了吧?”佐治是辛毗的字,辛毗說:“怕你跑了,強制遷移人口有失民心,望陛下收回成命!”爭來爭去,最後君臣各讓一步,遷10萬戶改為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