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成都的兩個府

建安十九年(214)夏,劉備率部進入成都。

這是一次和平接收,按理應是一片忙碌而熱烈的氣氛,但劉備看到的卻是混亂不堪。需要大家各司其職做好工作時,許多人卻找不到了,劉備在街上溜了一圈,發現不少人一進城就急著跑到府庫去搶東西,沒時間辦正事。

劉備一向溫和而又克制,尤其是對部下,但這一次,他不由得不生氣。剛要發作,左右提醒他,這不能怪大家,因為命令是他自己下的,在圍攻成都時他曾與眾人約定府庫裏的東西都歸大夥,他不要。以劉邦那樣的匪氣,攻破鹹陽之際尚約法三章,劉備向來以仁義自許,怎會下達這麽缺心眼兒的命令?難道是史書記錯啦?

其實並非不可能,性格沉穩而克制的人往往也有輕浮和任性的一面,成都在眼前,夢想將實現,喝完酒,一高興,順口說了那樣的話,不是不可能,尤其劉備,根據史書記載,因為喝高了而言行失當的情況有好幾回。領導高興,那麽一說,過後興許就忘了,可這樣的承諾大夥兒怎能忘?所以一入城將士們都放下手中的武器,忙著趕往府庫,爭著去搶裏面的財物。

這還沒完,更不靠譜的還在後面。

進了城,劉備下令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蜀中很富,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繁華地區,打了二十多年遊擊戰的劉備確實需要犒勞自己和部下。酒要喝,戰功要總結,官要升,同時大賞群下。

劉備這次賞賜,出手極為闊綽。據史書記載,賞賜按功勞大小分不同等級,最高一档四個人,分別是諸葛亮、法正、張飛和關羽,賞賜標準是:黃金500斤,白銀1000斤,錢5000萬,錦緞1000匹。跟隨劉備一路披荊斬棘的將士們個個興高采烈,有人還嫌不過癮,提出了更宏偉的想法,他們跑到劉備那裏建議,要把成都城內的房產和城外的桑園、田地都分了。

錢分完了分房產、地產,可見富貴如毒藥,要麽一點兒不沾,要麽再也戒不掉。類似這種建議總有強烈的群眾基礎,劉備不好一下子拒絕,一向有主見的趙雲聽後反對:“霍去病當初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現在的國賊何止是匈奴,還沒有到求安穩享樂的時候。只有到天下平定的那一天,大家各返故鄉,再談享受才合適。益州士民初罹兵革,遭受戰亂之痛,田宅都應歸還其主人,令其安居復業,然後制定差役、賦稅政策,這樣才能讓大家安心。”

革命尚未成功,先別談論享受,哪天事業告成,一個個榮歸故裏,到那時再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不遲,現在還遠不是時候。劉備有時會沖動,但他決不傻,他當然采納了趙雲的建議,只是趙雲做了回惡人。

劉備進入成都後,即宣布復領益州牧。

劉備之前的頭銜有很多,有左將軍、豫州刺史,那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有一個荊州牧,是孫權表奏的;來到益州後,劉璋表奏他為大司馬、司隸校尉。但是,這個益州牧從來沒有擔任過,為什麽稱“復領”呢?

後世有學者認為“復領”是筆誤,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個“復”是相對於之前曾擔任過荊州牧而言的,是強調劉備現在集荊州牧、益州牧於一身。但推測起來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史書故意裝糊塗,這時候已經沒人再會來表奏劉備了,如果被手下人“推舉”,那劉備將很沒面子。

劉備不回荊州了,索性在成都開府治事。劉備開的“府”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左將軍府,一個是益州牧府,是武和文兩套班子。

從武的方面說,劉備的左將軍屬四方將軍之一,相當於大軍區司令,根據本朝官儀可以開府治事。左將軍府中設長史、司馬各一人,長史主行政,相當於秘書長,司馬主軍事,不是相當於團長的那個帶兵的司馬,地位要高得多,類似於武職的秘書長,他們二人品秩都是一千石。再往下設掾屬29人,另有從事祭酒、從事中郎等屬官,掾相當於各處的處長,掾屬相當於各處的副處長。

這是“軍區司令部”的配置,往下,左將軍管轄各位將軍、偏將、裨將、中郎將等部眾,劉備手下的將軍有兩位,分別是蕩寇將軍關羽、征虜將軍張飛,黃忠、趙雲分別是裨將軍和偏將軍,諸葛亮是軍師中郎將,魏延等人軍職稍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馬超,是朝廷正式任命過的偏將軍。

劉備對眾人的軍職進行了調整,根據馬超的資歷和影響力,劉備拜其為平西將軍,這不是普通的將軍,而是“四平將軍”之一,地位高於關羽、張飛,如果左將軍相當於“西南軍區總司令”,平西將軍就相當於副總司令。

劉備為什麽給馬超這麽高的待遇?因為在當時論知名度馬超遠在關羽、張飛之上,馬超曾統率聯軍跟曹操打過大仗,這一點關羽、張飛不及,更重要的是劉備剛在益州站住腳,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所以對馬超格外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