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被忽視的兵團(第2/2頁)

北路兵團除了這七個“軍”,還有一部分水軍,由原荊州將領文聘指揮,此前曹操已發布命令,任命文聘為江夏郡太守,等拿下江夏郡,文聘才能在那裏履職。

以上是曹操直接投入江夏戰役的兵力情況,除了西路和北路兩大兵團,曹軍間接投入的兵力還有很多,包括臧霸、李典、李通、曹洪、夏侯淵、夏侯惇所部,下面也做簡要介紹。

長期駐紮在青州、徐州一帶的臧霸此時的軍職是威虜將軍,曹操發起荊州戰役前,命他率部南下,將所部主力移至廣陵郡,也就是如今長江下遊北岸的揚州、泰州一帶,對孫權的大本營吳郡形成戰略威脅。

李典此時是破虜將軍,曹操命他率所部移師合肥,由那裏伺機侵擾孫權的廬江郡。

汝南郡太守李通雖然不是曹操的嫡系,但在每次重大戰役發生時都堅定不移地站在曹操一邊,逐漸得到曹操的信任。曹操命他率所部向南運動,從江夏郡的北面對其造成壓力。

曹洪的任務是守住襄陽,夏侯惇此時在許縣,他與荀彧共同守衛後方。而後勤保障方面的艱巨任務,曹操交給了夏侯淵。

上述兩大兵團加上各地間接投入江夏戰役的曹軍部隊,大約在20萬到30萬之間,其中包括數萬水軍。

在那個時代擁有這樣一支武裝力量足以成就任何事,這大概也是曹操歷次戰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也理應成為最保險的一次。

事實上,曹操壓根沒有想過小小的一個江夏郡會打不下來,可鬼使神差,偏偏打敗了,甚至被打敗的時候連江夏郡的影子都還沒有看到。

這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看似事情不大,但對後面時局的發展卻影響不小。在曹操從江陵出發前,劉璋在先後派出陰溥、張肅拜見曹操表達敬意後,又派出了第三個代表團,團長的名字叫張松。

張松的地位更高,是益州別駕,劉璋又派他來荊州,說是溝通感情,其實是觀察事態進展,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所以這也是一支戰地觀察團。

這位張團長算是重要人物,但在史書裏卻沒有單獨的傳,只知道他字永年,益州本地人,他也是劉璋第二個代表團團長張肅的哥哥,其他事跡不詳。張團長在江陵見到了曹操,曹操拿下江陵後,大約有點兒志得意滿,對劉璋的特使重視程度有所降低,對張松本人也不是太客氣,這讓張團長很不爽。

張團長回到益州,說了曹操不少壞話,使勁勸劉璋不要聯結曹操。

後來,劉璋果然沒有向曹操靠攏,讓曹操始終與益州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