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孔子的謊言(第3/4頁)

“孔丘先生,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費地挖井,結果井裏挖出一個土缶來,土缶裏面還有一條死狗,請問這是怎麽回事?”來人說,故意把羊說成了狗,就等孔子出洋相了。

孔子笑了,心說幸虧今天上午我也聽說了這件事情,否則一定上套了。

“據我所知啊,應該是羊才對,為什麽呢?我聽說啊,樹木和石頭的精怪是夔(音奎,古代傳說中的單足獸)和魍魎(山精),土中的精怪應該是羵(音焚)羊(古代傳說中的土中神怪)。”孔子不慌不忙地說,得意地笑。

來人見計謀已經被揭穿,十分逾尬,搭訕了幾句,走了。

孔子在魯國過得還算不錯,可是他知道,只要季孫斯在,自己就只能當教書匠,絕對不可能再進入官場。而季孫斯這一次羞辱自己沒有成功,一定還會想別的辦法。如果想不出別的辦法,那就更糟糕,因為那就意味著季孫斯對自己的惱火更大,有可能采取更加強硬的手段。

所以,無論從安全的角度還是從政治前途的角度,待在魯國都是下策。

可是,不待在魯國,能去哪裏?

終於,衛國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這個好消息讓孔子決定再去衛國。

魯哀公二年(前493年),孔子在魯國待了兩年之後,再次前往衛國。這一年,孔子五十九歲。

那麽,衛國究竟發生了什麽?

【衛國的故事】

不久前,衛國大夫史魚死了,臨死之前對他兒子說:“我身為衛國的大夫,一直以來就極力向國君推薦蘧伯玉,勸國君疏遠只會拍馬屁的彌子瑕,可是一直沒有成功,這是我的一大過失。活著的時候沒有盡到職責,死了也就不能享受禮遇。所以,我死之後,把我的靈柩就放在窗戶外面就行了。”

史魚死了之後,兒子遵照他的遺囑,把他的靈柩停放在窗外。按照常規,是應該停放在廳堂的。

衛靈公前來吊唁,結果發現靈柩放在窗戶外面,很是驚奇,於是找來史魚的兒子責問。

“主公,這是我父親的遺囑啊。”史魚的兒子把父親臨終前的話說了一遍。

衛靈公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他一向是信任史魚的,如今史魚用這樣的方式來勸諫自己,自己不應該再讓他失望了。其實,衛靈公也知道彌子瑕是個什麽樣的人,而且最近也有些開始討厭他了。

“都是我的過失,我改,我改還不行嗎?”衛靈公表了決心,當即命令把史魚的靈柩擡進了廳堂。

回到朝廷,衛靈公立即下令任用蘧伯玉,同時辭退彌子瑕。

任用蘧伯玉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很賢能。可是,辭退彌子瑕的原因呢?衛靈公說了兩條。

“第一條,這小子當初私自動用了我的車;第二條,這小子當初把一個吃剩的桃子給我吃。”衛靈公的理由說出來之後,左右都掩著嘴在笑。為什麽笑?

原來,這兩件事都有故事。

當初彌子瑕受寵信的時候,有一天晚上陪衛靈公在後宮玩耍,很晚了就住在後宮,結果這時候家裏人來報告說彌子瑕的老娘重病,彌子瑕於是把衛靈公的車套上駕了出去,一來是自己的車不在眼前,二來是衛靈公的車到哪裏都暢行無阻。這件事情第二天就被發覺了,按照衛國法律,私自駕駛國君的專車,砍腳。可是衛靈公不但不生氣,反而公開表揚了彌子瑕:“大孝子啊,為了探望母親,冒著被砍腳的危險。”

後來又有一次,彌子瑕陪著衛靈公遊果園,彌子瑕摘一個桃子吃,結果咬了一口之後發現非常好吃,就把咬了一口的桃子獻給了衛靈公。衛靈公不僅沒有惱火,反而非常高興地說:“彌子瑕多愛我,甚至都忘記了那個桃子他咬了一口了。”

就是這兩件事情,如今卻都成了彌子瑕的罪過。

所以同樣的事情,當你喜歡一個人和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判斷。

不管怎樣,彌子瑕失勢了,蘧伯玉開始受到重用。

“蘧大哥是我的朋友,找他去。”孔子決定去投奔蘧伯玉,兩人在衛國的時候很投機,即便孔子回到魯國之後,兩人之間也常有聯絡。

【孔子的謊言】

孔子帶領弟子們又上路了。

從魯國到衛國,孔子和弟子們進入衛國的蒲。沒想到,在這裏遇上了麻煩。

原來,從衛國流亡魯國的公叔戍悄悄潛回了衛國的蒲,這裏是他原先的封邑,於是仿照當年的欒盈回曲沃,公叔戍就在蒲宣布背叛衛國。

“你們要去哪裏?”蒲地守軍問孔子一行。

“去衛國首都楚丘。”子路回答,他還不知道這裏已經叛變了衛國。

“不行了,回去吧。”蒲地守軍攔住了他們,任何去衛國的人都要攔住。

怎麽辦?開始談判。可是,蒲地人談判有一個底線:可以放你們過去,但是你們不能去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