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衛國外交

盟軍回到晉國,晉悼公早已經不在邊境,因為身體狀況很不好,回到了國都。

於是大軍就地解散,各諸侯部隊自行回國。

晉軍回到首都,六卿去見晉悼公。荀偃匯報了整個過程,其中自然避重就輕,誇大戰果,把撤軍的事情輕輕帶過,說是盟軍思鄉心切,不願前行,再加上發布軍令的時候下軍理會錯了,因此趁機撤軍。主要是聽說主公身體欠安,大家也想回來看看。再說,秋天就要到了,也該回來收麥子了。

總之,荀偃早就想好了一整套話,遮掩一番,以便過關。

晉悼公其實什麽都知道,不過他什麽也沒有說,一來身體不好,不願意動怒;二來,晉悼公也明白,除了魏絳,這幾位就這水平,能平安回來就算不錯。

“各位辛苦了,討伐秦國,也就是教訓他們而已,到這一步已經夠了。另外有一件事情要大家討論一下,在你們討伐秦國的時候,衛國國君被趕走,公孫剽篡位,你們知道嗎?”晉悼公把伐秦的事情輕輕帶過,說起了衛國的故事。

“我們才回來,不知道。”荀偃連忙回答,士匄也應和著說不知道,兩人無意中碰了眼光,從對方的眼神中,兩人都看出一件事來:他實際上知道。

於是,晉悼公將衛國發生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然後問:“我們作為盟主,是不是應該討伐叛逆?”

“我看不要,衛國已經有了新國君,如果討伐他,不一定能成功,反而驚動了各諸侯國。我們不如趁其穩定,快去安撫。商湯的左相鐘虺(音揮)說過:‘亡者侮之,亂者取之,推亡固存,國之道也。’滅亡的國家我們要從中汲取教訓,動亂的國家我們可以吞並它。放棄滅亡的,鞏固現存的,這才是我們作為盟主的方法啊,主公應該趕緊去安撫他們。”荀偃發言,他的意見不僅不討伐,還要趕緊承認。

“哦。”晉悼公略略有些意外,他看看大家,問:“你們看呢?”

“我們也和元帥的看法一樣。”大家異口同聲。

“那就這樣辦吧。”晉悼公說,他明白了。

晉悼公明白了什麽?衛國又發生了什麽?

【孫良夫的訣竅】

自從城濮大戰之後,衛國就徹底成為晉國的跟班,他們別無選擇。這樣也好,省心。而晉國對這個跟班也不錯,把占領的衛國土地都還給了他們。

城濮之戰後晉文公捉拿了衛成公,並且試圖毒死他。可是衛成公很聰明,他賄賂了下毒的廚師,結果毒藥的劑量太小,竟然沒有毒死他,於是晉文公以為是上天的意思,釋放了衛成公,依然讓他做衛國國君。

衛成公薨了之後,兒子衛穆公繼位。

孫良夫成為衛國的上卿。孫良夫是誰?衛武公有個兒子名叫惠孫,孫良夫就是惠孫的後代,食邑在戚(今河南濮陽北),因此,孫良夫不僅是中國最大一支孫姓的祖先,也是戚姓的祖先。

孫良夫和晉國的郤克關系很鐵,因為兩人曾經一同參加過齊國的“殘奧會開幕式”(第三部第一一三章),後來又一同找齊國報仇(鞍之戰),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

除了戰鬥友誼,孫良夫還搞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

“孩子,爹要死了,爹死之後,就是你繼任上卿,這個國家就交給你了。說說看,你怎麽當這個上卿?”孫良夫臨死之前,把兒子孫林父叫來叮囑後事。

“爹,您說過,衛國是個小國,只能跟著晉國混,因此國內無大事,國際無小事,伺候好了晉國,就算是高枕無憂了。”孫林父回答。

“那好,怎麽才能伺候好晉國?”

“爹,您說過,國際關系就像人跟人之間的關系。”

“錯了。”

“錯了?爹,您就這麽說的啊。”

“那是從前,現在我突然又明白了一點。國際關系不是像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它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說衛國和晉國之間的關系,那就是我跟郤克之間的關系。我們兩人關系好了,衛國和晉國的關系也就好了,伺候好了郤克,也就是伺候好了晉國,明白嗎?”臨死之前,孫良夫竟然又開了一竅。

“明白了,爹,您還有什麽訣竅就趕緊說吧,別問我了。”孫林父有點急,怕老爹話沒說完就咽了氣。

“你呀,要跟晉國的權臣們搞好關系,有事沒事走動著點,逢年過節送送禮,特別是中軍帥佐那裏,出手要大方。這樣,對國家和對咱們自己家都有好處。為什麽呢——”說到這裏,孫良夫倒了一口氣,歇一歇。

孫林父沒有回答,他知道不用自己回答。他給父親倒了一碗水,孫良夫喝了一口,接著說。

“衛國每年給晉國上貢,上多少,那還不是他們一句話?把他們伺候爽了,這邊給咱們減一點,什麽都回來了。再說,送禮都是咱們去送,他們不會說這是衛國送的,他們會說這是孫林父送的,他們念誰的好?念你的好啊。等到晉國人別人不認,只認你孫林父的時候,衛國國君也就不敢把你怎麽樣了,這叫做擁晉自重,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