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折騰,就折騰吧

韓厥退休,荀罌為中軍帥的消息很快被楚國駐晉國地下辦事處傳遞到了楚國。

“哈哈哈哈,晉國真是沒人了,竟然讓我們的一個俘虜掌管國家,我們還怕他們幹什麽?打丫的。”楚共王非常高興,他知道韓厥老奸巨猾難以對付,可是荀罌這個楚國人的俘虜有什麽可怕的?

“大王,晉國人不可輕視啊。我聽說荀罌可是大家選出來的,民主選舉啊,而且他們的卿都很謙讓,這樣的國家很難對付啊。”令尹子囊倒頭腦清醒,急忙提出不同意見。

“兄弟,不要畏敵如虎啊。我下令,立即出兵,包圍陳國。”楚共王等不及了,他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家門口竟然還有晉國的扈從。

在蟄伏了四年之後,楚國要和晉國爭霸了。

【謀夫孔多】

楚軍出動,包圍陳國。陳國君臣在權衡利弊之下,終於認識到,晉國遠而楚國近,楚國可以隨時來犯而晉國不能隨時來援,總有一次晉國救援不及,本國就會被楚國的鐵蹄所踐踏。所以,還是重回楚國的魔爪過得比較安心一些。

於是,陳國投降了。時隔四年,陳國再次成為楚國的保護國。

失去了陳國,晉悼公召開八卿會議。

“陳國再次投降楚國,我們是不是該討伐陳國?”晉悼公召開內閣會議,討論這個問題。

士匄發言了:“陳國離楚國這麽近,老百姓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他們能不投降楚國嗎?對於陳國,我們心有余而力不足,失去它沒有什麽可惜的。”

一陣議論聲。

“士匄所說非常有道理,我再補充一點,陳國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戰略意義,我們與楚國爭奪陳國可以說得不償失。因此我的看法,放棄陳國。”中軍元帥荀罌作了總結。

於是,晉國放棄了討伐陳國的想法。

初戰告捷,楚共王看到了爭霸勝利的希望。

第二年冬天,也就是晉悼公八年(前565年),子囊率領楚國大軍,北伐鄭國。

鄭國立即召開六卿會議,與會人員是子駟、子國、子耳、子孔、子展、子喬,其中,子駟為執政。鄭僖公沒有參加嗎?不好意思,鄭僖公年初的時候被子駟用耗子藥毒死了,他兒子公子嘉被立為鄭簡公,當時只有五歲。

“各位,楚國人又來了。自從我們投靠了晉國人,這是楚國人第二次來了。大夥看看,怎麽辦?”子駟提出問題。

“還怎麽辦啊?趕緊派人去晉國求救吧。”子孔建議求救。

“哼,等晉國人來了,黃花菜都涼了。《周詩》說得好:‘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雲詢多,職競作羅。’等到黃河水清了,人都死了;占蔔的次數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該幹什麽了。我看啊,咱們先顧眼前吧。楚國人來了,直接投降吧。”子國發言。

“那之後晉國人來了呢?”子喬說。

“那再投降晉國人。”子耳接了話頭,他也是主降派。

“我聽說,小國在大國之間生存,靠的是信用。如果我們不講信用,大國隨時會來討伐,我們離亡國也就不遠了。我們與晉國五次訂立盟約,現在要背叛他們,楚國人能靠得住嗎?晉國人在晉悼公的領導下,八卿團結一心,他們一定會來救我們的,我們為什麽要背棄他們呢?”子展,又一個主戰派。

三比二,主戰派占上風。這時候,所有人都看著子駟,他的意見將是決定性的。

“《詩經》寫道:‘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於道。’出主意的人多了,決策就難了。提意見的時候大家很踴躍,負責任的時候就找不到人。跟沒關系的人商量,有個屁用?你們都不了解國際形勢,說出話來都沒譜。據鄭國駐晉國地下辦事處的消息,晉國今年大旱,糧食歉收。因此,即便我們去求援,晉國也沒有辦法來救我們。再說了,這根本就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鬥爭,沒一個好東西,憑什麽我們為他們拼命?就這樣吧,投降楚國,我來負責任。”子駟作了決策,他是個文化人,所以出口就是《詩經》。

“謀夫孔多”是個比較生僻的成語,比喻出謀劃策的人很多。

既然有人負責任了,大家也就沒什麽好說的。

子駟親自前往楚軍,訂立盟約。與此同時,派大夫王子伯駢前往晉國,解釋鄭國為什麽投靠楚國。

王子伯駢領了這個任務,一路嘆氣去了晉國,挨罵是肯定的,會不會被砍了都不好說。王子伯駢覺得自己就像鄭國,兩頭不討好,又兩頭不敢得罪。

“荀元帥,不好意思了,我們投降楚國了。自從跟晉國結盟以來,晉國讓我們幹什麽我們就幹什麽。可是這一次,楚國人來勢洶洶,我們想抵抗,可是我們的老百姓都害怕了,他們紛紛投降楚國人,我們勸也勸不住,攔也攔不住,沒辦法,也只好跟著投降了。唉,這些老百姓,真是鼠目寸光。”王子伯駢來見荀罌,把責任都推到老百姓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