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生猛子(第3/4頁)

這崔杼是幹什麽的?順便說說崔姓起源。

姜太公去世之後,也不知道傳了幾代,就傳到了丁公姜伋,丁公姜伋的嫡長子季子讓位給弟弟叔乙,自己食采於崔邑(今山東省章丘縣),子孫以邑為氏,這就是崔姓的起源。姜季子就是崔姓的得姓始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韓國的。

崔家和慶家一樣,都是公族,也都是公室用來抗衡國高兩家的新興力量。

從能力來看,崔杼還在慶克之上。

“主公,不可輕舉妄動啊。高弱造反,必然內聯國佐,如果我們貿然出兵討伐高家,國佐就有可能趁機端我們的老窩。”崔杼比較有頭腦,當即提出反對意見。

“嗯,你說得對。可是,難道我們就這麽忍著?”

“忍,該忍就忍。”

“忍到什麽時候?”

“忍到他們忍不住的時候。”

“好,那就忍。”

齊靈公決定忍著,就當不知道高弱已經造反。

這一忍,就是一個月。

轉眼秋收結束了,晉國派人來,召集齊國軍隊隨同聯合國軍隊討伐鄭國。

“主公,機會來了。”崔杼看到了機會。

“什麽機會?”

“派國佐領軍參加聯合國軍隊的行動,他一走,咱們就對高家下手。”崔杼厲害,玩一手釜底抽薪。

於是,齊靈公派國佐領軍前往鄭國。國佐自然不願意去,可是想想齊靈公這段時間的表現,看不出來他是在故意支開自己打高家的意思,於是決定聽從命令。

盡管走了,國佐也不是傻瓜,他留下了眼線,一有風吹草動,立即通知自己。

國佐一走,這邊崔杼和慶克就率領著齊軍討伐高家。

計策很好,可惜,崔杼和慶克都不會打仗,圍住了廬一通狂攻,結果是毫無進展。

再好的計策,也需要速度和時間的配合。這一邊崔杼和慶克不能迅速拿下廬,那一邊,國佐已經得到了消息。於是,齊軍退出聯合國行動,緊急回國,直奔廬而去。

等到國佐的部隊來到,崔杼和慶克可就傻眼了。跑吧,說不過去;打吧,好像也沒有理由,況且,也打不過。兩人正在手足無措的時候,國佐派人來了,說是請兩位過去見見。

去,還是不去?去吧,危險;不去吧,人家國佐是上卿,這兩位才是大夫,差了好幾級,不去也說不過去。

沒辦法,兩人硬著頭皮去了國佐的大帳。

戰戰兢兢,崔杼和慶克進了國佐大帳,剛一進去,就見國佐大喝一聲:“把慶克給我拿下。”

兩邊衛士出來,將慶克拿下。

“國、國、國老,您這是?”慶克嚇得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慶克,我說過別再讓我看見你。誰知道你不僅不思悔改,而且搬弄是非,陷害高家和鮑家。來人,拖下去砍了。”國佐大喝,手下不容分說,將慶克拖下去砍了頭。

慶克就這麽死了,算計別人半天,結果先把自己算計死了。

崔杼嚇得兩腿發抖,撲通跪了下來。

“國,國老,這不幹我的事啊,是主公讓我來的。”崔杼跪地求饒。

“沒你的事,你走吧。”國佐放過了崔杼,卻不知道,真正出主意的正是崔杼。

崔杼得了小命,不敢停留,立馬率軍撤回了臨淄。

【高弱】

國佐進城,和高弱見面,之後揮師回到自己的封地谷,宣布獨立。

現在,國高兩家都已經造反,而且國佐手中還有齊國軍隊。這樣的結果,是齊靈公最不願意見到的。怎麽辦?

這時候,齊靈公想起齊國的外交政策來了:陽奉陰違,見機行事。

該裝孫子的時候,就得裝孫子。

齊靈公派人前往谷地,與國佐進行談判,大概意思就是此前的一切都是誤會,都是慶克在挑撥離間,如今您老人家為國除害,為君鋤奸了,咱們誤會消除,就該齊心合力,為國家的復興而努力奮鬥了。

國佐其實也並不真是要獨立,他只是要以此警告齊靈公,同時為高家和鮑家伸冤。於是,國佐提出為高家和鮑家平反昭雪的合理要求,齊靈公當然答應。於是,國佐宣布取消獨立。隨後,高弱也宣布重回祖國懷抱。

公室與國高兩家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以國高兩家的勝利而告終。

但是,齊靈公更加感覺到國高兩家的力量過於強橫,更加下定決心要收拾他們。

第二年,也就是晉國欒書殺晉厲公那一年,齊靈公找到了一次機會,或者說,他決定孤注一擲了。

欒書殺晉厲公讓齊靈公震驚,他懷疑國佐隨時會成為齊國的欒書,而自己會成為齊厲公。怎麽辦?

“主公,先下手為強啊。”崔杼又出了主意。

於是,齊靈公下手了。

事實證明,國佐並不是齊國的欒書。一月底,齊靈公在朝廷派人刺殺了國佐,隨後又派人殺了國佐的大兒子國勝,國佐的二兒子國弱則逃到了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