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宋國人的獨立自主

宋國,鄭國人叫他們“送國”,因為他們總是送東西過來。宋國為什麽成了“送國”,要看看歷史了。

宋國是商的後代,商禮看上去比周禮還要迂腐一些。宋國人打仗超講規矩而且超講慈悲,因此幾乎是戰無不敗。不過宋國人覺得自己很有文化很講仁義,就算打敗仗也沒關系。宋襄公就是宋國人民的傑出代表,而不是特例。

所以,商朝之所以被周朝打敗,恐怕也並不僅僅因為紂王無道這麽簡單。

宋國人很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盡管僅僅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他們在內心認為自己才是城裏人,其余的諸侯國都是鄉巴佬。

“我們是周朝的客人,我們這裏也有天子之禮啊。”宋國人常這麽說。確實,宋國和魯國一樣都有天子之禮,不過大家都不去宋國觀禮,一來忌諱,二來根本瞧不起他們。

除了說,宋國人也是這麽做的。

【內婚制】

《太平禦覽》稱:“夏殷五世之後,則通婚姻,周公制禮,百世不通,所以別禽獸也。”

啥意思?夏朝和商朝的規矩,同宗五世之後,就可以通婚。而周朝的規矩,同姓永遠不能通婚。順便提一句,如今中國的規矩就是夏商的規矩,而不是周朝的規矩。

對於大多數諸侯國來說,同姓不婚是鐵律,譬如魯國衛國等。少數國家偶爾有違反,但是也只是偶爾,譬如晉國齊國等。唯一一個例外就是宋國,這個正是因為同姓不婚,所以周朝的一個特點就是各國國君都不在本國娶老婆,各國之間通婚十分頻繁,而國君在本國娶老婆成了一種忌諱和笑話。

不僅國君,各國的卿通常也都是涉外婚姻,好像不娶個外國老婆都不好意思對別人說。

可是,宋國不一樣。大概是自認高貴,宋國多數情況下不願意與外國人結婚,而是自己內部解決,反正同姓也可以結婚。國君這個層面,由於政治聯姻的考慮,與諸侯國通婚的比例較高,至於卿大夫,則極少與外國人通婚。這種現象,稱為“內婚制”。

宋襄公、宋共公和宋昭公連續三任國君都娶了國內大臣的女兒做老婆,因此《公羊傳》嘲諷宋國“三世無大夫”,因為按照周禮,國君不能以自己的老丈人為臣下,所以老丈人就不能算大夫,進一步,老丈人的同僚們也就不能算大夫。

內婚制帶來的壞處很多。

首先,內婚制妨礙了宋國與諸侯國之間的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宋國的保守思想,也使得宋國在國際上常常處於孤立。

其次,長期族內解決婚姻問題,導致人口素質下降,智障人口比例偏高。後來諸子的寓言中常常拿宋國人找樂,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狗猛酒酸”等笑話,都攤在了宋國人的身上。

再次,內婚制引發內部政治問題。外婚制的好處是沒有所謂“後族”“外戚”,而內婚制就必然使得後族的勢力得到提升,國君總是搞幾個老丈人來壓著自己,公室的權威就受到打擊。所以,宋國的國力總是被分散,無法形成合力。《公羊傳》就說:“宋以內娶,故公族益弱,妃黨益強,威權下流,政分三門,卒生篡弑,親親出奔。”

宋國人的保守封閉不僅體現在國際上,在國內同樣如此。每一任國君的後代都成為一個單獨的族群,譬如宋戴公的後代就成為戴族,他們聚居在一起,遇事則一致對外,五代之後則族內通婚。因此,宋國歷代國君後代各成一族,形成多股政治勢力。這一點,也是宋國獨有的特點。

有了這些,宋國人處理國際國內事務的各種做法也就順理成章了。

【奶奶生氣了】

宋襄公在泓之戰中受傷,次年鞠躬盡瘁。(見第二部)太子王臣繼位,就是宋成公。17年之後,宋成公鞠躬盡瘁,太子杵臼繼位為昭公。

來看看宋國現在的內閣組成。

宋國也是六卿制,不過宋國的六卿與晉國的六卿不同,具體如下:公子成擔任右師,公孫友擔任左師,樂豫擔任司馬,鱗瓘擔任司徒,公子蕩擔任司城,華禦事擔任司寇。

從六卿構成看,樂豫、華禦事為戴族(宋戴公後代),鱗瓘、公子成、公孫友和公子蕩為桓族(宋桓公後代),戴、桓兩族為宋國的強勢家族,其余各族比較衰弱。可以這麽說,戴族和桓族的力量,都比公室的力量還要強。

宋昭公聽說了一條小道消息,說是叔叔公子禦對自己的寶座有想法。宋昭公立即召集六卿會議,討論這個問題。

“各位,國家要穩定,社會要和諧。可是,我聽說公子禦想要篡位。為此,我決定大義滅親,把我的叔叔們都給滅了,永絕後患,實現徹底和諧。”宋昭公的大義滅親是這樣的。他的叔叔們,也就是宋襄公的兒子們,就是襄族。而公子禦,是他的一個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