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魯國三桓

回顧一下往事。

當初,在季友逼死兩個哥哥慶父和叔牙,扶立魯僖公之後,將二哥慶父的兒子公孫敖(又叫孟穆伯)封在成,級別為卿,就是後來的孟孫氏;三哥叔牙的兒子公孫茲(又叫叔孫戴伯)封在郈,級別為卿,就是後來的叔孫氏;季友的采邑在費,又加封了汶陽,後來成為季孫氏。

等到公孫敖和公孫茲長大之後,公孫敖出任司馬,公孫茲出任司空,再加上季友擔任司徒,三家因為都是魯桓公的後人,合稱“三桓”。魯國六卿,三桓占去一半。

如果換了現在,就該叫他們“三駕馬車”了,可是那時候馬車通常是四駕的,說“三駕馬車”那就是文盲了。

以上這一段見於第一部第四十章。

【家長會】

當下的形勢是這樣的。

孟孫家族,公孫敖為家長,有兩個兒子孟孫谷和孟孫叔難。

叔孫家族,公孫茲已經去世,兒子叔孫得臣(即叔孫莊叔)為家長。此外,公孫茲的弟弟武仲休已經另立門戶,成為叔仲氏,武仲休已死,兒子叔仲惠伯接任家長。

季孫家族,季友的兒子齊仲無佚早已經去世,孫子季孫行父(即季文子)為家長。

三桓與臧文仲和東門襄仲同執國政,不過排位略靠後。

難道公孫敖和公孫茲忘了季友的殺父之仇?當然忘了。想想看,季友殺他們父親的時候,他們還穿開襠褲呢,狗屁不懂的年齡。後來每三天去季友叔叔家裏接受再教育——現在的說法叫洗腦。季友叔叔對他們也不錯,給他們講文化講歷史,講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講團結的力量。漸漸地,哥倆自己都覺得自己的父親不是好人,要不是季友叔叔大義滅親,如今大家還不知道在哪裏喝西北風呢。

總之,三桓的關系都不錯。

三家有一個規矩,那就是每半個月開一次例會,也就是三家家長在一起開的“家長會”,探討當前國內外的形勢,以及三家如何共同應對可能發生的麻煩。

“家長會”被緊急提前了。

根據宮內臥底的線報,因為老婆被公孫敖強占,東門襄仲已經和魯文公達成一致,要攻打孟孫家族。

在得知這一緊急情況之後,家長會緊急召開了。

這一次的家長會,顯然是一次臨時的緊急家長會。

與會人員如下:孟孫家族家長公孫敖,叔孫家族家長叔孫得臣,季孫家族家長季文子。此外,叔仲惠伯也列席。

於是,三桓家長會共有四人出席,即所謂的“三加一”模式。

其中,公孫敖為長輩,其余三人為同輩。

按規矩,家長會由尊長主持,也就是由公孫敖主持。

“大侄子,二侄子,三侄子,三個大侄子。”公孫敖已經有些亂了陣腳,說出話來也有些混亂。“那個什麽,啊,那個什麽——”

公孫敖一來是有些緊張,二來,這事情說出來很丟人,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哼哼唧唧說不出來。

一旁叔仲惠伯看著難受,於是主動為他解圍:“大伯,您要是不好說,讓我來說吧。”

叔仲惠伯雖說在這裏地位最低並且僅僅是列席資格,但是他為人豪爽,善於交際,因此交遊極廣,大家都很喜歡他。而這次從宮裏傳出來的消息,首先就到了他這裏。

“那行,那你來吧。”公孫敖自然巴不得這樣。

其實,事情一點也不復雜,叔仲惠伯三言兩語,把事情說得清清楚楚。

“如今,襄仲叔叔不幹了,已經和主公商量好了,要攻打孟孫家族。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我說完了。”最後叔仲惠伯這樣說。說起來,其實東門襄仲跟大家的親戚程度與公孫敖是一樣的,大家都是桓公的後代。

大家都沒說話,公孫敖是沒有主意,叔孫得臣和季文子都知道這完全是公孫敖的過錯,好漢做事好漢當,他就應該承擔責任。而叔仲惠伯本身就是列席,介紹情況可以,發表意見就不太合適了。

眼看著沒人說話,公孫敖忍不住了,他急眼了。

“大侄子們,你們不能見死不救啊,啊?季友叔叔經常教導我們說要互相扶助,要同舟共濟。如今伯父我遇上難題了,你們都不說話了,啊?我們魯國的傳統美德都哪兒去了?”公孫敖發火了,他輩分高,有發火的資格。

公孫敖發火了,大家就不能繼續裝傻了。按年齡,該是叔孫得臣發言。

“伯父,這個事情我們是愛莫能助啊。這件事情,說到天上去都是您老人家理虧啊,唉。”叔孫得臣表態,基本上就是不管。

公孫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又看季文子。

季文子發言了:“伯父,按說我們三桓是應該互相扶持,可是,這事情我們還真是難辦啊。”

公孫敖的表情很失望,他原以為季文子能伸出援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