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毗國(第3/3頁)

1985年以後,泉州又征集到多件濕婆教石刻。其中有“花朵式”柱頭兩方。一方為25×98×98厘米,前後兩面各雕有蓮瓣及十字形花朵,兩側花朵對稱向下垂。另一方為26×86×86厘米,形制與前一塊一致。泉州出土的花朵式柱頭很多,都為南天竺式樣,具有犍陀羅藝術的風格。1985年在泉州南門附近發現了希臘式柱頭石,1989年在鹿園靈山附近發現了葫蘆狀柱頂石。另外還在築路施工中發現過石橫枋,兩端雕有花紋,左側有眼鏡蛇相交的變形圖案,右側長方形框內雕有海棠花,邊緣雕有斜形蓮瓣。此石當為廊柱柱頭檐之間的橫向梁枋。這類橫枋1988年還發現過一件。

今印度南部及斯裏蘭卡北部主要居民泰米爾人即為達羅毗荼人後裔。1956年吳文良曾在泉州五堡街豆芽巷發現過域外文字的碑銘。(注:《泉州宗教石刻》,補圖1、2。)後經印度學者和日本學者辨認為泰米爾文。(注:〔印〕薩布拉瑪尼恩:《中古時代中國的泰米爾人聚居地》,載《南印度研究》,馬德拉斯,1978年(T.N.Subzamahiam,“A Tamil Colony in Medieavel China,”South Indian Studies,Madras,1978);辛島昇:《13世紀末南印度與中國之間的交流——圍繞泉州泰米爾石刻與〈元史·馬八兒等國傳〉》,汲古書院,昭和63年;並見辛島昇:《13—14世紀南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關系》,載《東西海上交流史研究》,東京,1989年(Karashima Nooboru,“Trade Relations between South India and China duing the 13thand 14th Centuries,”East-West Maritime Relations,vol.1,Study Group of East-West Maritime Relations,The Middle Eastern Cultural Center in Japan,Todyo,1989),第74頁。)泉州的這些印度教石刻證明元代這裏曾經存在著濕婆教寺院。(注:楊欽章:《元代泉州與南印度關系新證》,載《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

在泉州活動的濕婆教徒主要應是從南印度的馬八兒泛海而來的商旅。馬八兒又稱南毗國,宋元明時代與泉州的海上聯系十分密切。據趙汝適記載,宋末有南毗國人時羅巴智力幹父子居於泉州城南。泉州城南正是大批濕婆教石刻和上述泰米爾文碑文的出土地點。可以設想,時羅巴智力幹父子,是當時居於泉州的濕婆教徒社團中的成員。這些泰米爾文碑文和這些婆羅門教石該是馬八兒居民與泉州城歷史關系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