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第2/6頁)

安息在大月氏西邊約幾千裏。那裏民俗安土重遷,從事農耕,種植稻和麥,生產葡萄酒。它的城鎮如同大宛一樣。它附屬有大大小小幾百座城鎮,國土方圓有幾千裏,是最大的國家。緊靠著媯水,有集市,人民做買賣依靠車和船只,運載貨物到附近國家或幾千裏以外的地方。用銀作為錢,錢幣鑄成像國王面貌,國王死了就更換錢幣,是為了要模仿國王面貌。在皮革上橫著作記號作為文字記載。它的西邊是條枝,北邊有奄蔡、黎軒。

條枝在安息的西面有幾千裏,緊挨著西海。天氣炎熱、潮濕。從事農耕,種植水稻。那裏有大鳥,產的蛋像酒甕一樣大。人口很多,有的地方往往有小君長,而安息役使管轄他們,把它當作外圍國家。國人精通幻術。安息的老年人聽說條枝有弱水、西王母,可是從沒有見過。

大夏在大宛西南面二千余裏媯水的南邊。那兒民俗定居,有城郭房屋,和大宛的風俗相同。沒有大君長,往往是每個城鎮設置小君長。這個國家軍隊軟弱,害怕打仗。人民善於做買賣。到大月氏西遷的時候,打敗了它,統治了整個大夏。大夏百姓很多,大約有一百多萬。它的國都叫藍市城,有集市,販賣各種貨物。它的東南邊有身毒國。

張騫說:“臣在大夏的時候,看到邛地的竹杖、蜀地產的布料。我問他們說:‘怎麽得到這些東西呢?’大夏國的人說:‘我們的商人去身毒買的。身毒在大夏東南面約幾千裏。那兒民俗定居,和大夏風俗大多相同,而且地勢低,天氣潮濕、炎熱。那兒的人民騎大象來作戰。他們國家臨近大水。’根據我的推測,大夏距離漢一萬二千裏,位於漢的西南邊。現在身毒國又位於大夏東南面幾千裏,那裏有蜀地的物產,那它離蜀郡不遠了。如今出使大夏,從羌人居住區經過,地勢險要,羌人討厭這樣做;要是稍微向北走,就會被匈奴人俘獲;從蜀郡走應該是直路,又沒有強盜。”天子聽說大宛和大夏、安息之類都是大國,有很多奇珍異寶,人民定居,與漢朝人的生活很相似,而且兵力薄弱,看重漢朝的財物;北邊有大月氏、康居之類國家,軍隊強大,可以用財物來疏通,給它們好處,使它們來朝拜。況且如果真能用道義來使它們歸屬,就能夠擴大萬裏的土地,經過輾轉翻譯,招來不同風俗的人們,漢朝天子的聲威和恩德就會遍及於四海。天子心中高興,認為張騫的話很對,於是命令張騫從蜀郡的犍為派遣秘密行動的使者,分四路同時出發:一路從出發,一路從冉出發,一路由徙起程,一路由邛、筰起程,都各自行走一二千裏。結果北方那一路被氐、筰阻攔,南方那一路被巂、昆明隔絕。昆明之類的國家沒有君長,善於搶劫,常常殺害、掠奪漢朝的使者,漢朝使者終於沒能通過。但是,聽說昆明西邊約一千多裏有個人們都騎象的國家,名叫滇越,而蜀地的商人偷運出境的物品時,有的到過那裏,於是漢朝為了尋找通往大夏的道路,開始和滇國往來。以前,漢朝想和西南夷溝通,因花費太多,道路不暢通,所以作罷了。到了張騫說可以溝通大夏時,就又重新從事溝通西南夷的事情。

張騫以校尉的身份跟隨大將軍衛青攻打匈奴,他知道有水草的地方,因而軍隊能夠不受困乏,於是封張騫為博望侯。那一年是元朔六年。第二年,張騫任衛尉,和李廣將軍一同從右北平出發去攻打匈奴。匈奴軍隊包圍住李廣,李廣的軍隊損失慘重;而張騫的軍隊耽誤了時間,他被判為斬刑,花錢贖罪,成為平民。那一年漢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在西邊打敗了匈奴軍隊幾萬人,來到祁連山下。第二年,渾邪王率領屬下百姓向漢朝投降,從此金城、河西的西邊一直到鹽澤一帶,再也沒有匈奴人了。匈奴有時派偵察兵來,可是這事也很少了。那以後兩年,漢朝軍隊把匈奴單於擊退至大沙漠以北。

這以後,天子屢次問張騫大夏之類的事。張騫已經失去侯爵,於是說:“臣居留在匈奴時,聽說烏孫王號昆莫,昆莫的父親,是匈奴西邊一個小國的國王。匈奴人攻打並殺死了他的父親,而昆莫出生,被扔在野地上。鳥叼著肉飛在他上面,狼去哺乳他。匈奴單於覺得奇怪,認為他是神,把他收養了,讓他長大。到他成年後,讓他帶兵打仗,屢有戰功,單於又將他父親屬下的百姓交付給昆莫,讓他長久地守衛在西邊。昆莫收養了他的百姓,攻打附近的小城鎮,能拉弓射箭的士兵有幾萬人,熟習作戰。匈奴單於死後,昆莫於是率領他的人民遠遠地遷移,獨立,不願去朝拜匈奴。匈奴派出奇制勝的軍隊去攻打,沒有獲勝,認為昆莫是神人而遠離了他,對他采取約束牽制的辦法,不經常攻打。如今匈奴單於剛被漢朝打得很疲憊,而以前渾邪王的領地又沒人守衛。蠻夷的習俗是貪圖漢朝的財物,現在如果趁這個時機用豐厚的禮物來贈送烏孫王,招引他再往東來,居住於原渾邪王的土地,和漢朝結為兄弟,根據情勢來看,應該聽從這樣的,聽從了就是把匈駐右邊的一只臂膀斬斷了。聯合了烏孫以後,從它往西大夏等國都可以招引來而作為外臣屬國。”天子認為很對,任命張騫為中郎將,率領三百人,每人兩匹馬,牛羊幾萬只,攜帶錢財布帛,價值幾千萬;還配備了好多名持節杖的副使,如果道路可通,就派他們到附近的國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