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春申君,是楚國人,姓黃,名歇。他曾遊學各地,見聞廣博,服事過楚頃襄王。楚頃襄王因為黃歇能說會道,讓他出使秦國。秦昭王派白起攻打韓國和魏國,在華陽把它們打敗了,擒獲了魏國將領芒卯,韓國和魏國服事秦國。秦昭王正命令白起跟韓、魏兩國一起攻打楚國,還沒有出發,而楚國的使臣黃歇正好到了秦國,聽到了秦國的計謀。在這個時候,秦國已經先派白起攻打楚國,奪取了巫郡和黔中郡,占領了鄢邑和郢都,向東一直打到竟陵,楚頃襄王把國都向東遷移到陳縣。黃歇看到楚懷王被秦國引誘後入秦朝見,於是被欺騙,拘留而死在秦國。楚頃襄王是楚懷王的兒子,秦國輕視他。恐怕秦國一出兵就把楚國滅了,黃歇就上書勸說秦昭王道:

天下沒有比秦、楚兩國更強大的國家了。現在聽說大王想要攻打楚國,這好像兩虎相互爭鬥。兩虎相互爭鬥的結果,劣馬和狗也會利用它們的弊端,因此,不如善待楚國。請允許我陳述其中的道理。

我聽說物極必反,冬夏換季就是這樣的;達到了極點就危險,堆積棋子就是這樣。如今貴國的土地,遍及天下的有那西北兩大邊陲,這是自從有人類以來,萬乘大國的土地未曾有過的。先帝周文王、周武王和大王本身,三代沒有忘記使國土跟齊國相接,來斷絕合縱聯盟的中樞地帶。現在大王派盛橋輔佐韓國,盛橋把韓國的土地納入秦國,這樣大王不動用兵力,不伸張威勢,卻得到百裏土地。大王可說是能幹了。大王又出兵進攻魏國,堵塞大梁的門戶,占領河內,拔取燕地、酸棗、虛地、桃地,進入邢地,魏國的軍隊避而如遊雲,不敢臨敵救國。大王的功勞也夠多了。大王停止用兵,讓軍民休養生息,兩年之後才恢復用兵;又兼並蒲地、衍地、首地、垣地,用兵進逼仁縣和平丘縣時,黃縣和濟陽閉城自守,魏國就降服了;大王又割取濮地和地以北的地方給燕國,貫通了齊、秦之間的要道,截斷了楚、趙之間的交通中樞,各諸侯國多次會合卻不敢救援。大王的威勢充分發揮了。

大王如果能保持功績,守護威勢,收斂攻取別國的野心,使仁義之地豐厚,以免後患,三王以後沒有第四位,五霸以後沒有第六位。大王如果憑借人口眾多,倚仗軍隊強大,乘著摧毀魏國的威勢,而想用武力臣服天下諸侯,我恐怕這會有後患。《詩經》說:“事情無不有個好開頭,但很少能夠有個好結果。”《易經》說:“狐狸一渡水,就會沾濕它的尾巴。”這是說開頭容易,結局困難。為什麽知道是這樣呢?從前智氏看到了進攻趙國的好處,可是不知道榆次的災禍;吳國看到了進攻齊國的好處,可是不知道幹隧的失敗。這兩個國家,不是沒有大的功績,而是得利在前,就換來了後面的禍患。吳國由於相信越國,從而進攻齊國,在艾陵戰勝齊軍以後,收兵時卻在三渚水邊被越王擒獲。智氏由於相信韓、魏兩國,從而進攻趙國,圍攻晉陽城,勝利指日可待了,可是韓國和魏國背叛了他,把智伯瑤殺死在鑿台之下。現在大王怨恨楚國不毀滅,但忘記了毀滅楚國就會加強韓國和魏國,我替大王考慮,是不可取的。

《詩經》說:“大軍不遠跋涉而征伐。”由此看來,楚國是秦國的朋友,鄰國是秦國的敵人。《詩經》說:“那蹦跳著的狡兔,一旦碰到狗,就會被捉住。別人有心思,我要揣摩他。”現在大王中途相信韓國和魏國會友善地對待大王,這正像吳國相信越國一樣。我聽說,敵人不可以寬容,時機不可以錯過。我恐怕韓國和魏國用謙卑的辭令來消除自己的禍害,但實際上是想欺騙大國。為什麽呢?大王對於韓國和魏國沒有歷代的恩德,卻有歷代的怨恨。韓國和魏國父子兄弟相繼在秦國手下的將近十代了。國家受摧殘,社稷被破壞,宗廟遭毀滅。人民剖腹斷腸,折頸毀容,身首分離,屍骨暴露在草澤間,頭顱僵仆在地上。境內到處可以看到,父子老弱被綁著脖子捆著手成為大批俘虜,在路上前後相隨。鬼神孤苦悲傷,沒有人祭祀。人民無法維持生活,以致同家族的人分離散失,流浪逃亡成為奴仆婢妾的,充滿天下了。所以韓國和魏國不滅亡,就是秦國的憂患,如果大王借助韓國和魏國去攻打楚國,不也錯了嗎?

況且大王攻打楚國將從哪裏出兵?大王將向仇敵韓國和魏國借路嗎?如果這樣,恐怕從軍隊出發的那日起,大王就要擔心它不能回來了,這就是大王把軍隊資助給仇敵的韓國和魏國吧。大王如果不向仇敵韓國和魏國借路,就必定要攻打隨水右邊的地帶。隨水右邊的地帶,這一帶都是廣大的河水,山林溪谷,不能生長莊稼的地方。大王即使占有它,也不能算是得到了土地。這樣大王有打敗楚國的虛名,卻沒有得到土地的實利。況且大王進攻楚國的時日,齊、趙、韓、魏四國一定都要出兵來響應大王。秦、楚兩國的軍隊忙於交戰而無法脫離,魏國將出兵來攻打留地、方與、菑地、湖陵、碭地、蕭地、相地,原來宋國的土地必定全部歸魏國所有。齊軍向南進攻楚國,泗水流域一定被攻占。這些都是平原,交通方便,又是肥沃富饒的土地,卻使魏、齊各自攻占。大王打敗楚國使韓國和魏國在中原的勢力雄厚起來,同時加強了齊國。韓、魏兩國的強大,足夠來同秦國較量。齊國南面以泗水為界,東面靠渤海,北面靠黃河,沒有後患。天下的國家沒有比齊國和魏國更強大的了。齊國和魏國得到土地,保持有利條件,謹慎地對待下屬,一年以後,即使未能稱帝,也有余力阻止大王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