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張儀列傳第十

張儀是魏國人,開始時曾經跟蘇秦一起師從鬼谷先生,就學習遊說之術來說,蘇秦自己認為比不上張儀。

張儀結束學業之後,就去遊說諸侯。他曾經隨從楚國的宰相喝酒,不久,楚國的宰相丟失了玉璧,門下的人懷疑是張儀偷去的,說:“張儀貧窮,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相君的玉璧。”大家一起拘捕了張儀,鞭打了他幾百下,但張儀始終不屈服,只好釋放了他。他的妻子說:“唉!您如果不去讀書遊說,怎麽會遭受這個恥辱呢?”張儀對他的妻子說:“您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著說:“舌頭還在。”張儀說:“這就夠了!”

蘇秦已經說服了趙王,而使諸侯相互訂立盟約,合縱相親,但恐怕秦國攻打諸侯,使盟約無法實施,最終失敗。蘇秦正發愁沒有人可以派遣到秦國,就叫人暗中勸說張儀道:“您原先跟蘇秦友好,現在蘇秦已經掌握政權,您為什麽不前去巴結他,來爭取實現您的願望?”張儀就在這時候前往趙國,他呈上名片要求會見蘇秦。蘇秦就叮囑他門下的人不要替張儀引見,又讓張儀幾天不能離開。後來,蘇秦接見了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跟奴仆侍妾一樣的食物。蘇秦還趁機多次責備他說:“憑借您的才能,竟讓自己困窮恥辱到這個地步。我難道不能說一說而使您富貴嗎?只是您不值得收留。”蘇秦推辭了張儀,把他打發走。張儀來的時候,自己認為是老朋友,可以得到好處,誰知反而被侮辱,十分惱火,心想諸侯國沒有哪一個可以侍奉的,只有秦國能夠給趙國苦頭吃,於是就到秦國去。

蘇秦過後告訴他的門下客說:“張儀是天下有才能的人,我幾乎比不上他。如今我有幸先被任用,但能夠掌握秦國政權的人,只有張儀才行呀。然而張儀貧窮,沒有機會去進見秦王。我恐怕他貪圖小利而不能成就功業,因此叫他來受辱,為的是激發他的志氣。您替我暗中關照他。”蘇秦就稟報趙王,發給他金錢和車馬,並派人暗地裏跟隨張儀,跟他同住一個宿舍,逐漸接近他,然後把車馬和金錢奉送給他,他所需要的用物,為他提供,但不要告訴他是誰提供的。張儀於是能有機會見到秦惠王。秦惠王用他作客卿,跟他謀劃攻打諸侯國的策略。

蘇秦的門下客於是告辭張儀,就要離開秦國。張儀說:“我依靠您才能顯貴起來,正當要報答您的恩德的時候,您為什麽要離開我呢?”蘇秦的門下客說:“我並不了解您,了解您的乃是蘇先生。蘇先生憂慮秦國攻打趙國,破壞了合縱盟約。他認為除了您沒有誰能掌握秦國的政權,所以有意激發您,又派我暗中提供財物給您,這些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您已經得到秦國的重用,請求讓我回去報告蘇先生。”張儀說:“唉呀!這些都在我的學術範圍以內,但我卻沒領悟到,我比不上蘇先生是很清楚的啦!我又剛剛被任用,怎能謀取趙國呢?請替我向蘇先生表示歉意,蘇先生當政的時期,我還敢說什麽!況且蘇先生在位,我難道能做什麽嗎!”張儀做了秦國的相國以後,就寫了聲討文書警告楚國的相國說:“當初我陪同你喝酒,我並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要好好守衛你的國家,我將要偷你的城邑呢!”

苴和蜀兩國互相攻擊,分別來向秦國告急。秦惠王打算出兵去攻打蜀國,因為道路險要狹窄難以到達,而韓國又來侵擾秦國。秦惠王想先攻打韓國,然後攻打蜀國,但恐怕不利;想先攻打蜀國,又恐怕韓國襲擊秦國的薄弱環節,秦惠王因此猶豫不決。司馬錯跟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爭論起來,司馬錯主張攻打蜀國,張儀說:“不如攻打韓國。”秦惠王說:“讓我聽聽你的說法。”

張儀說:“我們先親善魏國和楚國,然後進兵三川,堵截什谷的路口,封鎖屯留的道路。再請魏國斷絕韓國南陽的交通,楚國兵臨韓國的南鄭。秦國親自攻打新城和宜陽,以便逼近東周和西周的城郊,聲討周王的罪過,再去占領楚國和魏國的土地。周王自知不能挽救,必然要奉獻出九鼎及寶貴器物。我們占據九鼎,掌握地圖戶籍,假托天子來號令天下,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敢不聽從,這是稱王的大業。再說蜀國,是西邊偏僻的國家,又是戎狄一類的地區,即使興師動眾也不可能成就功名,奪取它們的土地也不能當作有利的事。我聽說:爭奪名位的人,應當在朝廷上;爭奪利益的人,應當在市井上。如今的三川和周室,有如天下的朝廷和市井,但大王不去爭奪它,卻反而去爭奪戎狄,這就距離稱王大業太遠了。”

司馬錯說:“不是這樣。我聽說:想使國家富裕就務必使國家的土地擴大,想使軍隊強大就務必使自己的百姓富有;想稱王務必使自己的恩德博大。這三方面的條件都具備了,稱王的大業也就跟著實現了。如今大王的土地窄小,百姓貧窮,因此我希望您先做容易的事。蜀國是西邊偏僻的國家,卻又是戎狄的首領,國內有夏桀和商紂一樣的叛亂危機存在。用秦國攻打它,好像驅使豺狼追逐羊群一樣容易。奪取它的土地足夠來擴大自己的國土,奪取它的財富足夠來使百姓富有,使軍備改善,我方不損傷一兵一卒,而對方已經屈服了。攻占一個國家,天下人不會認為是殘暴的行為;利益都是來自西邊羌戎,天下人不會認為我們貪心。這樣我們動一動,名聲實利都跟隨而來,同時又有禁止暴亂的好名聲。如果攻打韓國,劫持天子,這是壞名聲,而且未必有利,又有不義的罪名。因此攻打天下人所不希望攻打的國家,那就危險了。請讓我論述其中的原因:周是天下諸侯的宗室,齊國是韓國的盟國。周自己知道要喪失九鼎,韓國自己知道將淪亡三川,這兩個國家將協力合謀,來借助齊國和趙國的力量,謀求和楚國、魏國和解。假如周把九鼎送給楚國,韓國把三川之地送給魏國,大王是不能夠阻止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危險。攻打韓國不如攻打蜀國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