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第2/9頁)

一般地說,音的起源是由人心受感動而發生的。人心受感動,是客觀事物刺激的結果。人心受事物刺激而感動,因此表達出聲音;聲音互相應和,因此產生變化;變化有了交錯規律,就叫音樂;編排聲音組成曲調,加上盾牌、斧頭、羽毛、牛尾表演就叫娛樂。娛樂是由音樂所產生的,它的本源在於人心受事物刺激而感動。所以人心感到悲哀,他發出的聲音急促肅殺;人心感到歡樂,他發出的聲音悠揚緩慢;心中感到喜悅,他發出的聲音輕松流暢;心中感到惱怒,他發出的聲音粗獷暴厲;心中感到恭敬,他發出的聲音剛直端方;心中感到愛慕,他發出的聲音溫順柔和。這六種表現不是人的本性,是受外界事物激發然後萌動的,因此先王謹慎地處置能感動人心的事物。所以用禮義來引導人們的志趣,用音樂來調和人們的聲音,用政令來統一人們的行為,用刑罰來防止人們奸詐。禮儀、音樂、刑罰、政令,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用來使百姓的思想一致而使天下出現大治世道的。

一般地說音樂是由人心產生的。感情萌發在內,因此表現出聲的形式,聲音協調成美的韻律就叫音樂。所以太平盛世的音樂安適歡樂,社會政治一定清和;動亂社會的音樂怨恨而憤怒,社會政治一定乖僻;要滅亡的國家音樂悲哀憂愁,他的人民一定很困難痛苦。聲音的表現,是和政治相通的。宮聲尊重好比國君,商聲剛硬好比臣子,角聲高低適當好比百姓,徵聲悠揚好比繁雜的事物,羽聲清飄好比細小的物件,宮、商、角、徵、羽五聲不亂,就沒有阻滯不和暢的音調出現啦。宮聲淆亂音調就放散,是國君驕縱的表現;商聲淆亂音調就邪僻荒廢,是臣下敗壞的表現;角聲淆亂音調就憂郁不振,是人民怨恨的反映;徵聲淆亂音調就悲哀痛苦,是人民勞役勤苦的反映;羽聲淆亂音調就高昂振顫,那是賦稅沉重百姓貧困的反映。五聲完全混亂失調,更替互相侵越,叫做漫無條理。像這種情況出現,那麽國家的滅亡就指日可待啦。鄭國、衛國的音樂,是亂世的音樂,接近亡國的慢音了。桑間、濮上的靡靡音樂,是亡國的音樂,那裏政治渙散,百姓流亡,臣下欺騙皇上,徇私舞弊不能制止。

一般地說,音是人心中萌發的;樂是和倫理相貫通的。所以只知道發聲而不知道調和音的,是禽獸;知道音而不知道樂的,是普通的百姓。只有有道德修養的人能了解和諧的樂。所以審察發聲用來了解音調,審察音調用來了解音樂,審察音樂用來了解政治,這樣治民的方法就齊備了。所以不知道發聲的不能跟他講音調,不知道音調的不能跟他講音樂。了解音樂就接近於明禮了。禮樂都具備,叫做有德性。有德性的人就是得了禮樂的精神。所以音樂的興隆,不是極盡鐘鼓的聲音;宗廟祭祀的禮儀,不是極盡食物的滋味。演奏《清廟》曲的瑟,紅色的絲弦,瑟底部穿孔,發出聲音渾厚凝重,遲緩悠長,一個人領唱三個人隨聲贊嘆,這是德音流傳啊。盛大的祭祀禮儀,上面供著清水酒,俎器上陳放生魚,大塊肉湯不加調料,這是留芳久遠有余味啊。所以古代帝王制訂禮樂,並不是用來滿足口腹耳目的欲望,是要用來教化百姓善於判斷好壞,讓他們返回做人的正道。

人初生時的情感原本是寧靜的,這是自然的本性;受客觀事物刺激而萌動,這是本性貪欲的表現。客觀事物出現了,心中就有反應,然後喜好厭惡的情緒就會表現出來。愛好、厭惡在內心沒有節制,心智被外界事物誘惑,不能回到自己寧靜的心態,先天的理性就泯滅了。那外界事物感動人是沒有窮盡的,而人的愛好、厭惡沒有節制,那麽就形成外界事物一來到,人就跟著受影響了。人跟著外界事物變化,便泯滅了先天的理性,滿足人心的欲望了。這樣就有了違背正道叛逆欺詐虛偽的思想,有了淫亂佚樂為非作歹的事。所以強大的脅迫弱小的,眾多的欺負寡少的,聰明的欺騙愚昧的,勇敢的折磨怯懦的,有疾病的人得不到療養,老年幼孩孤兒寡婦得不到應有的安置,這是天下大亂的道路啊。所以古代帝王制訂禮樂,人們遵循它節制欲望。辦喪事時服飾缞麻、哭泣的禮儀,是為了節制哀痛設置的;敲鐘打鼓揮動盾牌、斧頭的舞蹈,是為了調和安樂設置的;婚姻嫁娶男冠女笄,是為了區別男女而設置的;鄉射禮、鄉飲酒禮、宴會賓客禮,是為了正常交往待人接物而設置的。禮儀節制百姓的思想,音樂調和百姓的心聲,政令推動禮樂的施行,刑罰防止禮樂混亂。禮儀、音樂、刑罰、政令四項通達而不背亂,那麽王者的治道就具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