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忍耐與務實(第2/2頁)

可惜,在朝野大多數人眼中,曾國藩的唯一缺點恰恰就是他的“恪守和局”、“媚事外夷”。

接到朝廷的急令,聲望正隆、有“天下第一督”美譽的曾國藩已經五十九歲了,健康情況極為糟糕。他右眼失明,肝病加重,經常出現眩暈乃至昏厥。1870年4月19日,曾國藩在給兒子曾紀澤的家信中坦言:“十六日余患眩暈之症……十七、十八日病狀如常,登床及睡起則眩暈旋轉,睡定及坐定之時則不甚眩暈,仍似好人。”他的日記則記載:“床若旋轉,腳若朝天,首若墜水,如是者四次,不能起坐。”這位叱咤政壇幾十年的股肱之臣已然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親友、幕僚和下屬紛紛勸曾國藩不要赴津。“阻者、勸者、上言者,條陳者紛起沓進”,幕僚史念祖提醒曾國藩天津騷亂異常復雜,“略一失足,千古無底”,去是下策,拖才是上策。曾國藩有充分的理由不去天津。早在1870年5月21日,他就乞假一月臥床養病,6月又續假一月,都得到了朝廷批準。當時,曾國藩正在“病休”之中。豐富的政治閱歷和敏感的直覺已讓曾國藩預感到天津險惡,查辦騷亂毫無把握,弄不好就會惹禍上身,甚至拼卻一生的功名。

但是,曾國藩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心,不顧身染沉疴,懷著深深的隱憂,開始了悲壯的天津之行。在出發的前兩天,曾國藩寫信給兩個兒子說:“余此行反復籌思,殊無良策。余自鹹豐三年(1853)募勇以來,即自誓效命疆場,今老年病軀,危難之際,斷不肯吝於一死,以自負其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