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國情圓中秋月

七夕是星節;中秋是月節,是以圓月為標志的月節,是富有詩意的傳統節日,寄寓著華人團圓、圓滿的夢想,積澱著華人團圓的心理訴求、圓滿的精神追求。

從祭月到賞圓月

提到中秋節,就聯想到月亮。中華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月亮文化。遠古時期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陽,夜晚看到月亮,月亮與人的關系比現在密切得多。月亮崇拜很早就有,人類看著月出月落,月缺月圓,一種神秘的力量支配著大地,心生敬畏。中國講陰陽,月亮稱為太陰,與太陽分別成為陰陽兩極的代表。遠古先民感到太陽、太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產生崇拜。中國周朝就有祭月的儀式。《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祭月的習俗綿延不絕,現在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時候帝王祭月的場所。祭月擴至民間,有廣泛的拜月習俗。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減淡,欣賞的態度逐步加強。長期的農耕社會,使中華民族對月亮自古以來就有細致的體察、詩意的感受、哲理的感悟。你看,陽歷的15日月不必圓;而華人的農歷,每月十五總是月圓,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傳統大節。太陽總是圓的,而月亮陰晴圓缺,變化不居,華人很細致地名之為:朔——望——晦;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月牙兒、一鉤新月、一輪滿月。古時沒有日歷,有了也不普及,廣大農民以觀月象數日子。

有聯為證:

天上月圓,地下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唐代賞月已很興盛,李白就是最傑出的明月詩人:“床前明月光”、“舉杯邀明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我寄愁心與明月”……相傳連他妹妹都名叫李月圓,一個兒子叫明月奴,甚或他自己的生命也獻予撈月。

在欣賞中人們發現“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正在秋季三個月的正中間,從天文學上說秋分時太陽光線垂直照射到赤道上,一天的晝與夜等長。古時祭月是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滿月時,而農歷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點的一個滿月之日,且秋高氣爽,天清雲淡,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於是中秋節就選擇了八月十五。

這時正是秋收季節。秋收,是一年勞動的成果,是來年生活的憑靠。面對五谷豐登,瓜果滿枝滿架,真是,中天一輪月,秋野萬裏香,人的心情最好,“十二度圓皆好看,最團圓夜是中秋”。到唐代中秋節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賞圓月逐漸成為全民族的習俗。近年,西安連年舉辦“祭月大典”,按照盛唐時期的祭月儀式進行,上香祭月後還有湖面賞月、巨型月餅分嘗、荷燈祈福、大型歌舞《嫦娥奔月》表演等,讓人感受中秋華典的傳統韻味、華夏文明的魅力和風采。

中國人親近大自然,喜歡登高臨水,合稱登臨,引起了諸多思緒、詩情,出了很多好詩。賞月亦然,登高人近月,臨水月近人。相較而言,重陽節多登高,中秋賞月多臨水。古人認為“月之精生水”,水月關系至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江清月近人,月亮在水面上,好像用手可以撈到,傳說李白不就是撈月而溺水嗎?賞月勝景也多在水邊。比如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北京的盧溝橋頭有乾隆的禦碑“盧溝曉月”。前些年盧溝橋下水幹涸了,現在已恢復了盧溝曉月的勝景。

中國人把賞月跟欣賞大自然的山水之興連接在一塊了,徜徉於山水和清風明月之間,這是親近自然,調節身心,陶冶人生,與自然相通相融的很好的文化傳統。“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因為愛惜花,春天起得特別早,要欣賞姹紫嫣紅;因為愛月,夜裏睡得很遲,依戀著碧空皓月。這是中國人對大自然的親近,中國人的休閑。現在旅遊業興,把傳統的山水之好跟賞月的雅興結合起來,可以開展賞月專線遊,可以評比賞月勝景(2014年就評選了十大賞月勝景),這是中秋非常好的活動。在傳統節日中,中秋節是饒有詩意的佳節。

中國人很早就觀察到月亮往往是以7和7的倍數作為一個周期的。潮汐是跟著月亮漲落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據說從正常中線的位置漲到最高的位置是7天,從中線的位置落到最低潮的位置又是7天。這是太陰的周期。太陰相對於地上的人是女性,女為陰,婦女有一些生理現象也是以7和7的倍數作為周期的。月亮跟女性的關系非常密切,不是陽剛的美而是陰柔的美,被親切地稱為月姊、月姑、月娘。

跟西方狂歡節的格調不同,中秋節的格調不是狂放火爆的,而是恬靜清雅的,抒情的。傳說唐明皇遊月宮,見城樓門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稱月宮為“廣寒宮”,京劇《貴妃醉酒》裏,楊貴妃自比廣寒宮的嫦娥,稱月亮是“冰輪”、“玉兔”。你瞧,呈現的多是“寒”、“冰”、“玉”、“清”這樣的意境,我們要找回並學會欣賞中秋節這種美。2014年中秋中央電視台15(音樂)頻道和書畫頻道都舉辦融匯詩、書、畫、樂的“賞月雅集”,表現出這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