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戰爭能力:工業變革帶來的巨大差距(第4/15頁)

我選擇的2000年與1900年的西方戰爭能力的比率為50∶1,這樣產生的1900年西方戰爭能力的分數就只有5分(與2000年的250分相比)。很顯然,這個分數跟瞎猜差不多。如果選擇100∶1的比率,則1900年的得分為2.5分,也許同樣是個說得過去的猜測。不過假如比率是25∶1,1900年的得分就會是10分,就不大可能了。

這一誤差幅度比整體社會發展指數的誤差(見第七章)要大得多,但2000年西方戰爭能力的分數與所有較早階段的分數之間的巨大差距,意味著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將2000年之前的所有分數減半或翻倍,也不會使指數出現任何可以辨別的差異。表5.1、圖5.1和圖5.2運用我估計的數字,展現了自公元前4000年以來東方和西方戰爭能力的分數。圖5.3和圖5.4則展現了如果我們將對2000年之前的所有估計減半之後得到的分數。

在縱軸上使用對數標尺使得差異更明顯,所以圖5.2在對數-線性軸上顯示了我計算的分數,圖5.4以同樣方式顯示了修訂後的數字(即2000年前所有時期使用的都是減半後的分數)。修訂後的數字當然使20世紀的破壞力比我的估計大了一倍,但是將2000年以前的分數減半的主要結果,並不是增加了現代/前現代的反差,而是使得公元前100~公元200年東西方之間的差異變得極小,以致無法衡量(而我的估計則相反,顯示出羅馬帝國的戰爭能力稍強於漢帝國)。結論必然是,對2000年與1900年之間戰爭能力的比率的任何合理的估計——無論是50∶1,還是100∶1,還是只有25∶1——對於更大的社會發展指數都沒有什麽差別。

圖5.1 公元前3000~公元2000年東方和西方的戰爭能力(線性-線性標尺)
圖5.2 公元前3000~公元2000年東方和西方的戰爭能力(對數-線性標尺)
圖5.3 公元前3000~公元2000年東方和西方的戰爭能力(以線性–線性標尺標繪,將2000年前的所有分數減半)
圖5.4 公元前3000~公元2000年東方和西方的戰爭能力(以對數-線性尺度標繪,並將2000年前的所有分數減半)

1500~1800年歐洲的軍事革命

1800~1900年西方戰爭能力的飛躍與1900~2000年的飛躍,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也非常巨大。武器的射程、精度、射速,拋射的力度(因炸彈的發明而威力更大),軍隊的規模,運輸的速度,以及後勤保障能力,在整個19世紀都普遍提高了一個數量級。然而,純技術力量的大小取決於人們對其的應用。據軍事分析家斯蒂芬·比德爾(Stephen Biddle)計算,1800年左右時,如果一個拿破侖式的千人步兵團向另一個步兵團發起沖鋒,針對每一個攻方士兵,守方大致能打兩發子彈;如果一個世紀後重復同樣的步兵團攻防,那麽就將有200多發子彈射向每一個攻方士兵。不過,令人驚奇的是,從1815~1918年,軍隊在戰鬥中的傷亡比例實際上呈下降趨勢,因為戰術家們采用了新的作戰方式,使得部隊暴露在敵人直接火力下的機會降到了最低。

法國人於18世紀90年代發明了“全民動員”,使得軍隊規模擴大到50萬人——將近1900年世界最大軍隊的一半了——但是其主要武器滑膛步槍比1900年的步槍效率就差遠了。即使是訓練有素的拿破侖步兵每分鐘也只能打大約4發子彈。滑膛槍的子彈可以射到400米開外,但射程一超過50米(最多75米)就很不準確了,只打一個單發實際上沒有任何用處,甚至在打不超過75米的目標時,也只有多人齊射才有命中把握。在18世紀的一次演習中,步槍手們射擊60米外一個寬達30米的目標,只有不到一半人命中。

滑膛大炮,尤其是能發射12磅[5]重炮彈的大炮,每分鐘能發射4~6發炮彈,有效射程達到500米,於1800年開始成為戰場主宰,但滑膛炮仍然遠不及1900年的膛線炮更有效;平射彈道的炮彈是直到19世紀50年代才普遍使用的。

1800年最好的軍艦,比如英國皇家海軍的勝利號(1765年下水),在順風的情況下航速可以達到每小時15~17千米,但在惡劣天氣下就要慢得多。勝利號載有104門炮,總共能發射大約1噸實心彈丸,射程大約為2 000米。該艦與無畏號出現之前其他擁有鋼鐵裝甲、蒸汽動力、炮彈和魚雷的軍艦之間的差異,也是非常顯著的。

又一次,將軍事系統的復雜性概括為一個單一的分數,是件非常主觀的事情,但我認為1900年和1800年西方戰爭能力的比率大約為10∶1,1800年的得分為0.5分。這個猜測的誤差可能像我對1900年的猜測一樣大(或者說與拿破侖時代的步槍單發的準度差不多),真實比率也很可能是20∶1。如果相對於2000年的戰爭能力,我對1800年和1900年都高估了,那麽我們也可以不給2000年打250分,給1900年打5分,給1800年打0.5分,我們完全可以在給2000年打250分的情況下,給1900年打2.5分,給1800年打0.13分,就像圖5.5(線性-線性圖)和圖5.6(對數-線性圖)所顯示的。但是即使像現在這樣把1900年前的分數大大減少,對整體社會發展指數所產生的影響也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因為所涉及的絕對數值實在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