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頁)

他被安置在一個可有可無的崗位,做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接觸一些可有可無的人員。

有一天,一位可有可無的人,小心翼翼地對他說:“你的眼神太嚇人了。真的,像德國鬼子一樣可怕。其實,我們什麽壞事都沒幹過。不過,被你剜一眼,仿佛就像幹過什麽壞事一樣,害怕得要命。請你千萬不要盯著我們看。萬一,我們被你盯出血來了,被你盯死了,你可要殺人償命呢!”

他很不愛聽這些話。很自然地,就用不滿的眼神剜了對方一眼。悲劇就在瞬間發生了。對他說話的這個人,身子像石膏般地僵硬了,幾秒鐘後,在他面前頹然栽倒。這個人扭曲著痛苦的臉龐說:“你為什麽這樣看著我……你的目光……讓我喘不過氣來……”

不一會兒,這個人就死掉了。

死者本來是個可有可無的人,死了也就死了。可人一死,就不一樣了,就變得很重要了。是的,任何人,只要不犯死罪,就不應該死。死者的家屬,要求對“殺人犯”繩之以法,否則,就不火化。領導只好將他“捉”進監獄,悄悄地保護起來了。說到天邊,人們也不會相信,他剜誰一眼,就能把對方殺死。

法醫認真檢查了死者的遺體,沒有發現任何外傷。死者當然是猝死了。

雖然,法醫做出了結論,人們對他的懷疑卻在增加。他是個有“前科”的人啊。他真的能用眼神殺人嗎?

來了一群研究他的人,專門研究他的眼神。

專業人員重建了“案發”現場,也就是當年審理犯罪嫌疑人的訊問室。一只猴子被牽了進來,專業人員讓他把目光對準猴子,然後,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記錄猴子的現場反應。

他回憶著當年的情景,把猴子當成了被審問的對象,將憤怒的目光射了出來。猴子剛才還在扮鬼臉呢,此時變得焦躁不安,接著發出了刺耳的尖叫。直到他離開“案發” 現場,猴子才漸漸平靜下來。可是,過了一會兒,猴子就咽氣了。

他又被帶到第二個“案發” 現場,也就是他的工作室。專業人員將一只老鼠送了過來,要他用眼睛瞪這只老鼠。事情就是這樣荒誕,人類認為有危險的事,總是拿猴子和老鼠做實驗。事情也由此更加荒誕,原本歡蹦亂跳的老鼠,被他犀利的目光一剜,很快就蹬腿了。

專業人員展開了討論,要不要建立新的“案發” 現場,送一條毒蛇過來?由於兩種意見相左,專業人員問他:“你說呢,你要不要與毒蛇對視?”

他搖搖頭說:“不必了,結論已經有了。我的目光確實有毒氣。也許,我做什麽事情,都太投入了,太入戲了。”

真相終於大白。他是一個情緒化的人,剜誰一眼,就能把誰殺死。他被告知,今後,不得以目光凝視任何人。

他記住了這個告誡。每天上街時,戴上墨鏡,不再注視任何人。漸漸地,他的目光發散了,似乎什麽都不想看了。

有一天,他摘下墨鏡,對著鏡子查看自己的眼睛,竟發現兩個黑洞。

找 死

聽說,現在死一個人,給20萬了。

留根聽到這個消息,心就飄起來了。

留根坐上了火車,來到了省城,來到了勞務市場,交了5塊錢買門票。裏面的人問:想找份什麽樣的工作?

留根想也沒想,脫口而出:幹什麽都行,只要死了給20萬!

裏面的人愣了,伸出腦袋看了看留根:你說什麽呢?想敲詐呢?

留根說:誰想敲詐?我就是想找一份死亡賠償20萬的工作。有吧?我聽說有的。

裏面的人板著面孔說:有個屁!你以為天上會掉餡餅嗎?

留根說:那我怎麽聽說有呢?我在火車上也聽說了。死一個人,各省賠償不一樣。我就是沖著20萬,到這兒來的!

裏面的人不耐煩了:那你就到大街上去死一個吧,看有沒有人給你20萬?

留根知道裏面的人生氣了。留根自說自話地嘟噥著:不給介紹就算了,何必上火呢!

留根決定自己去找了。既然,有人傳,死一個人給20萬,那就該能找到。留根想了想,就朝一個很排場的大院去了。大院很大,有小汽車出入,有夾包的人出入。這麽大個單位,該有多少萬呢?上千萬、上萬萬總是有的吧?

請問,這裏用人嗎?死一個人,給20萬嗎?留根問一個看院門的人。

你是誰呀?沒病吧?看大院的人冷著臉,把留根趕走了。

留根又去了一家工廠,很大的一個工廠。留根就問看廠門的人:請問,這裏用人嗎?死一個人,給20萬嗎?

工廠的門崗拿眼睛瞪他,狠狠地瞪他:從鄉下跑出來的吧?滾,滾一邊去!

留根就滾到了一邊去。他知道,不滾到一邊去,可能就要挨打。挨打,他是不願意的。如果,挨打給錢,留根才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