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本朝拒收銀兩,有誠意請背來50斤銅錢——貨幣(第5/6頁)

只見一行兩列人馬浩浩蕩蕩地行進過來,前面人騎著馬,舉著不知啥牌子的旗子,後面有十幾個挑夫,挑了滿滿七八擔各色綾羅綢緞,排成一隊往前走,還有人在旁邊敲鑼打鼓,真是熱鬧。

圍觀群眾就有人議論了,說這又是天子給魏秘監的賞賜吧?魏公膽大敢諫,前幾天聖人剛賜了五百匹絹,上個月還有一次賞了一千匹絹,去年還有一回記得是賞了八百匹絹……

“這魏秘監家裏是開布店的嗎?賞這麽多絹布有什麽用?”您聽得頭暈,忍不住嘀咕一句,身邊剛買來的奴仆連忙制止您:“阿郎勿浪語,魏秘監出身河北名門,怎能誣人是商賈一流?” 

好吧,知道古代歧視商人,我就不多嘴了。不過真的,皇帝賞大臣這麽多絹帛是做啥呢?

剛才我們知道了唐朝不能直接用銀子買東西,大額交易可以用金子,最常用的是銅錢,那麽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算是中等額度交易常用的貨幣,就是這絹帛。

您知道古代開采冶煉銅礦、錫礦和鑄幣的技術都很落後,是吧?每年新鑄的銅錢數量說是不少,但還是遠遠滿足不了民間商業活動的需求。於是從唐初,官府明文規定民間交易要“錢帛兼用”,甚至還規定交易額超過10貫錢了,就得用絹布來支付。

那麽一匹絹相當於多少錢呢?上面也說過了,正常的價大約在500文錢,半貫錢。不過這玩意兒也是時代不同,變動得厲害,同時也跟絹布的質量有關,綾、羅、綢、緞、缊、綈、綃、繒……各種布料在各種情況下價格都不一致。拿出來買東西的,還是以絹為主。

所以,皇帝賜大臣絹,其實就等於直接給錢。大臣家裏的仆人完全可以拉一車絹上街,邊走邊用絹直接買糧食買器具。您呢,也完全可以帶一堆綢絹去平康坊找紅顏知己白蓮花。(唉,別自己背啊,那倆奴仆買來是幹啥用的?)

到了白蓮花家裏,您就明白了,過來欣賞她文藝表演的王孫公子們,很多都是帶著綾絹來的。白蓮花在堂上歌舞的時候,這些郎君就不斷送上綾絹,說是“上娘子纏頭”用。

很多年以後,白蓮花被一個富商買走了,帶到江州去安置。夫婿常年在外面經商做生意,白蓮花自己守著一艘空船,百無聊賴,夜夜彈著琵琶憶苦思甜。某一天,有個也姓白的江州官員聽到了她的琵琶聲,請過來聊聊天,白蓮花回憶起她韶顏如花的盛年,這樣唱道: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本篇參考文獻&深度了解推薦:

貨幣這一篇比較復雜,所以說明注釋要多一點兒,請想穿越的同學質疑之前先看完下面這些。

一、這一篇裏提到的所有物品價格,金、銀、錢、糧食、絹布、車馬、房屋、奴婢……在資料裏都有大量的不同記載,價格相差懸殊還很大。作者鹿取的價格指數,要麽是專家學者經過研究對比認為可信的,要麽是自己在不同數值裏取了覺得比較合適的中間值,只保證數量級上的準確。換個時間、地點、環境,這些東西的價格就可能變化較大。

二、這一篇的主要參考資料,關於貨幣和金銀的是《中國貨幣史》(彭信威著)和《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以金銀之貨幣機能為中心》(加藤繁著),關於古代和現代度量衡換算的是《三至十四世紀中國的權衡度量》(郭正忠著),關於各種物價的是《金泥玉屑叢考》(王仲犖遺著,鄭宜秀整理)和《中國歷代物價問題考述》(黃冕堂編著)。

三、關於白銀和黃金什麽時候在中國才成為貨幣,一直是爭論比較激烈的問題(有人認為直到清末民國發行了銀元,白銀才成為法定貨幣,之前在明清都只屬於以物易物)。唐代白銀能不能用來直接買東西,學者們也有不同意見,加藤那本參考書的觀點就與本文觀點不同。這個議題說起來太復雜了,我就不掉書袋了。

四、漢代的大量“賜金”,近現代學者研究認為很有可能賜的是黃銅,明確表述為“賜黃金××”的給的才是黃金。而且,有時候“賜金多少”只代表一個價值尺度,也就是宣布的是賜金、銅,但實際上給到被賜人手裏的,是價值相等的銅錢或實物。這現象在唐朝也存在。

漢代不說明數量級的“賜金500”“賜金800”,一般指“500斤”“800斤”,但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不說明數量級的“賜金500”“賜金800”就變成了“500兩”“800兩”。當然,唐兩比漢兩大得多。

五、唐朝的1貫錢=1000枚銅錢,是官方法定數值,但是實際上,因為錢荒現象太嚴重,民間的“短陌”現象很普遍,也就是1貫錢裏可能只有七八百文錢,但是大家還都承認它有1貫錢的購買力,用來買東西還可以,不過給官府繳稅的時候就非常吃虧,官府一般會要求繳稅人把少的那部分錢添足。所以正文裏所說的1貫錢的重量,實際可能要打個七折八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