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是興起於清代並集滿族和漢族菜點的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它具有禮儀隆重、用料考究、菜點繁多等特點,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清代李鬥的《揚州書舫錄》、袁枚的《隨園食單》以及《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等書中,都有關於滿漢全席的記載。

滿漢全席的由來

按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滿漢全席是清乾隆年間的“官場之菜”,用於“新親入門,上司入境”。清代李鬥的《揚州書舫錄》中也記載了滿漢全席的盛況:“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全席也。”這些都說明,清代的滿漢全席是清代的地方官府為到地方巡視的六司百官而舉辦的一種豪華的宴席。

清代宮廷的滿席有六等,一等滿席是用於帝、後死後的隨宴;二等滿席是用於皇貴妃死後的隨宴;三等滿席是貴妃、妃和嬪死後的隨宴;四等滿席是元旦、冬至和萬壽等大的節日朝賀的宴席;五等滿席是用於筵宴朝鮮正副使臣、西藏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貢使以及賜給下嫁的公主和蒙古王公的宴席;六等宴席主要賜予經筵講書,接待越南、琉球、緬甸等國家的貢使。

袁枚

清廷的漢席分為一、二、三等和上席、中席五類。主要用於臨雍宴、文武會試考官出闈、實錄及會典等書開館編纂以及寫成賜宴等,主考和知、貢、舉等人用一等席,同考官、監視禦史、提調官等人用二等席,內簾、外簾、收掌四所以及禮部、光祿寺、鴻鸕寺等執事官用三等席,文進士的恩榮宴和武進士的會武宴,主席大臣等人用上席,文、武進士等用中席。

滿漢全席則是借用了清代的滿席和漢席的字樣,集清代宮廷的滿席和漢席的精華於一席。出現於清代康乾盛世。康熙皇帝南巡,駐蹕揚州,才開始設立滿漢全席。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揚州官紳接駕,仍然沿承滿漢全席。從此,滿漢全席聲名遠揚,各地競相仿制,列為接待六司欽差和百官食次,其規模體例均源於揚州的滿漢全席。滿漢全席不是僅僅適用於宮廷的宴席。

五谷雜糧

五谷雜糧是對糧食作物的通稱,五谷主要指主食,雜糧則主要指輔食。

“五谷”名稱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論語·微子》中即有“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話。但五谷究竟指哪幾種作物,答案卻不是唯一的。《周禮》中的五谷指“麻、黍、稷、麥、菽(豆)”;《孟子》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麥、菽”;《管子》中的五谷指“黍、秫、菽、麥、稻”;《楚辭》中的五谷指“稻、稷、黍、菽、麻”;而在近代編成的《辭源》上,五谷為“稻、黍、稷、麥、豆”。

稻大約是在4700年前的神農氏時代開始種植的;麥(大麥和小麥)的種植,約在史前晚期或於盤庚遷殷以前傳入我國華北;黍、稷和秫都是屬於“小米”,黍是黃米;菽是豆的意思,豆在周代被稱為“菽”;麻是大麻,葉子有毒,但是種子沒有毒,可以食用。五谷概念的形成雖然相沿了2000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我國的糧食種植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

“五谷”說之所以出現分歧,是因為當時的作物並不止於五種,而各地的作物種類又存在差異。“五谷”說之所以盛行,應該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響。籠統說來,五谷指的就是幾種主要的糧食作物。

雜糧則是將“五谷”之外的糧食作物統稱為“雜糧”。“雜糧”概念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品種也不斷豐富。嚴格說來,“五谷”中除了“稻、麥、小米”外,其他的幾種作物都已經應該算“雜糧”了。

(嶽晗 南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