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貨幣

貝幣

貝幣是我國最早的貨幣,其出現源於商品交換的發展。原始社會時,我們的祖先最初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交換物品種類數量的不斷增加,實物交換就顯得不太方便,這就要求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的出現。因為貝本身具有天然的單位,計數方便而且輕巧堅固,便於攜帶,同時其本身可以做裝飾品,並且數量不多,取得需花費勞動,因而被賦予貨幣的職能。貝在夏代就已成為原始形態的貨幣,有海貝、淡水貝兩種。至商代,貝幣的使用已十分普遍,需求量增大。由於真幣的數量有限,於是產生了人工制造的骨貝、石貝、陶貝和銅貝等仿制幣。貝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計量單位稱作“朋”,五貝為一系,兩系為一朋。蔔辭中有“賜多女有貝一朋”。金文中也有“王賞戍嗣子貝廿朋”的記載。西周中期,金屬貝幣逐漸流行,計算單位又改為“萬元”,表示重量。銅貝約使用了三四百年,春秋以後,逐漸衰落。秦始皇統一貨幣後,貝在法律上正式失去了貨幣的資格。

布幣

布幣脫胎於一種青銅鏟形農具,是我國較早的金屬鑄幣。春秋戰國時期,在諸侯稱雄割據的背景下,銅鑄幣的發展流通逐漸形成“先秦四大貨幣體系”,布幣為其中之一。

布即!,“布”是”!“的同聲假借字,故稱布幣。西周銅質鏟狀農具稱之為“镈”,镈為交換中的商品,並在東周取得了專用通貨的基本職能。!是鏟子,因而布幣也被稱作“鏟幣”。早期的布幣還保留著鏟的形狀,仍有裝柄的空首,稱為“空首布”,主要在春秋初期流通使用。後來布首逐漸變得扁平,發展成為“平首布”,主要流通於戰國時期。這時的布大致上可分為四類: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和雜形布。《詩經·氓》中有“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詩句,這是關於布幣的最早記載。布幣的貨幣單位有””、“鎰”兩種。據《戰國策》記述,政治家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幫而歸”。經懸梁刺股,苦讀一年後說趙王,被拜為相。“革車百乘,錦鄉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後”。

布幣

刀幣

又稱刀化,是春秋時期由漁獵工具刀削演進而來的金屬貨幣,先秦四大貨幣體系之一。它起源於東方,後逐漸遍及齊、燕、趙等地。戰國時期,主要在我國的北方流通。

司馬遷說:“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故曰‘刀’。”它通常由刀首、狹長弧形的刀身、帶裂溝的刀柄及柄端圓環三部分組成。齊國是使用刀幣的主要國家,齊國的刀幣,厚大精美,刀身外輪高於柄部,面文書體雋秀。而燕國的刀幣,形制單薄,刀體較寬,背文復雜,面文有一個明字,故稱明刀。趙國的刀幣,刀身直,刀首圓,今日多稱其為直刀和圓首刀。

圜錢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雄,貨幣形制各異,圜錢為其中之一。圜錢又稱“環金”,是由紡輪或璧環演化而來的一種銅鑄幣。圜錢為圓形,中間有一圓孔,因鑄地不同,而有輕重厚薄大小之分。早期的圜錢無文並且厚重,較後出現的圜錢著文並且較小。圜錢流行於楚國以外的廣大地區,主要為秦、魏兩國。戰國晚期,秦國已出現方孔圓錢,燕、齊也有鑄造。圜錢存續的時間較短,但卻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重要貨幣體系。

蟻鼻錢

戰國時楚國的貨幣。橢圓形,背面平,正面突起,類似貝幣的形狀,一般認為是銅貝的高級形態。正面有文字,最常見的一種似為古文“貝”字或認為是古文“晉”字,像人面,俗稱“鬼臉錢”。另一種的文字一般釋做“各六朱”或“各一朱”,因三字連寫,筆畫像一只螞蟻,又因兩口像鼻孔,所以,錢幣學家通稱其為“蟻鼻錢”。

銅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銅錢圓形方孔,面文為“半兩”二字,每枚重當時的半兩(十二銖)。秦半兩“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是我國最早的統一流通貨幣。方孔圓錢的銅幣自此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通貨。西漢時,沿襲秦之舊名,但實際重量逐步減輕。至漢武帝,統一鑄行“五銖錢”,使用長達700多年。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廢五銖錢,鑄造“開元通寶”,其中每一枚稱為一文,每十文重一兩,量制改用兩、錢、分、厘十進位法。錢幣名稱也同錢幣重量完全分離,錢文采用隸書。這是中國錢幣的重大變化。此後,中國銅錢進入了年號錢階段,即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