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和稷下學宮

荀子(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15歲時即遊學於齊國,之後往來於各國。50歲時再次來到齊國,參加了稷下學宮的恢復工作。曾“三為祭酒”(學宮主持人),是稷下學宮名聲最為顯赫的學者,司馬遷稱其為“最為老師”。

戰國末期,經歷了諸子百家競相爭鳴的局面之後,在學術思想上逐漸出現了融合百家、總結諸說的趨勢。荀子廣泛地涉獵了諸家學說,批判地總結了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在政治上,主張禮法兼治、王霸並用。“禮義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強國》)。在哲學上,提出了“明天人之分”的觀點,以“制天命而用之”,斷定了人定勝天。他反對性善論,首創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主張以“師法之化,禮義之道”去“化性去偽”,強調了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郭沫若在《十批判書·荀子批判》中曾評價說:“荀子是先秦諸子中最後一位大師,他不僅集了儒學的大成,而且可以說是集了百家的大成。”

荀子

荀子學說淵博,兼得儒、道、墨、法、名,這與他在稷下學宮時間長有關。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由齊國官方創辦的中國古代最早的一個學術中心兼政治咨詢中心,設置在齊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稷門(西邊西首門)附近,故名稷下學宮。稷下學宮在興盛時期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的幾乎各個學派,匯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作為曾“三為祭酒”的荀子,熟悉稷下各家之學,對稷下學術進行了全面的批判總結,從人性論、認識論、政治理論、天人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汲取與修正。

(吳彩強)